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农”墨绘侨乡奋进谱新篇——农发行江门市分行十年征程砥砺前行

admin8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55

  中国侨都,广东江门。这里是国家级优质商品粮食基地,担负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粮仓”职能;这里是华侨华人乡愁的所在地,拥有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打造出“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这里地处珠江口关键位置,是广东省“一核”(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沿海经济带)交汇点,是中外商贸繁荣之地和全球资本投资热土,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被寄予厚望、重任在肩。

  农发行江门市分行深深扎根侨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三农”主责主业,十年来主动作为,累计投放支农贷款387.33亿元,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11.66亿元,目前贷款余额126.78亿元,履职成效明显,为服务侨乡振兴发展交出亮丽答卷。

  “农”墨绘“丰”景,守护粮食安全。农业是经济社会民生的“压舱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一直以来,农发行江门市分行履行政策性银行使命,擦亮“粮食银行”、“农地银行”品牌形象。一是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十年来累放87.17亿元粮油储备贷款,落实国家“收购不打白条”的粮食政策,服务“广东头部田”夏粮秋粮收购工作,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二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投放6.764亿元贷款用于新会、开平、台山水田垦造项目建设,以“旱地改水田”、“改造中低产田”、“粮田变良田”等方式让10740.71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让耕地提质增效,为耕地保护提供了新方向,探索出一条生态补偿新路径;三是打通农产品“蕞后一公里”。该行通过发放农业小企业贷款和支持蓬江区农产品加工流通及预制菜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从收储环节向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全产业链延伸,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让新会陈皮、台山鳗鱼、开平马冈鹅、恩平丝苗米等特色优势产品走出江门、面向国际,助力侨乡企业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打造全球华侨预制菜集散地。

  “农”墨绘民生,办实事强担当。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小基础设施”蕴含“大民生工程”。农发行江门市分行始终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侨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在水利建设方面,先后支持堤坝加固、防洪排涝、水域整治、污水处理、城市供水一体化等水利项目共14个,累计投放贷款14.71亿元,项目覆盖江门三区四市,惠及人口483万人,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度,“水利银行”润泽侨乡;在交通路网方面,以打通“城市的血脉”为抓手,在江门市内架桥铺路,累计36亿元贷款支持如开平市环城公路等13个交通项目建设,改善道路运输条件、缓解了交通压力,共同构建起江门市互联互通现代综合交通网,让江门三区四市发展“挨得更紧”、“走得更密”,为打造粤港澳城市群大交通格局贡献金融力量;在脱贫攻坚方面,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变救济式“输血”为开发式综合“造血”,扶贫成效取得“零”突破。依托“广东头部田”产业优势,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4.21亿元,并以“互联网+”的新模式、“云烹调、云品味”的新方式推广台山五丰村村品好物,拓宽五丰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当晚直播期间点赞数过万,多措并举助力江门脱贫攻坚工作;在疫情防控方面,迅速响应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企业经营紧急“输血”,2020年全年累计投放复工复产贷款29.04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000万元。2021年落实国家让利实体经济政策,全年向企业减免超过45000笔收费,金额共34.25万元,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企业提产能、稳就业、保供应,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

  (图2:开平市环城公路(东环段)项目,拍摄者:开平市环城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农”墨绘园区,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发行江门市分行依托现代产业园区这一载体,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描绘出乡村产业乘风破浪的故事。一方面,为积极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江门打造“科技+人才+项目+产业”湾区创新发展示范区,累计发放91.22亿元贷款,为11个产业园区项目融资融智,涉及江门三区三市的科技创新、农业、文旅等多个领域,“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吸引企业进驻及外商投资,以产业汇聚起侨乡发展新动能,提高五邑地区城市竞争力,打造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另一方面,为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市分行与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交通银行江门市分行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建立合作机制,把握侨乡“双区”发展机遇。

  (图3:与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收获颇丰。从守护粮食安全的“湾区粮仓”到全面小康的“江门样本”,从高效创新的产业园区到美丽乡村的“侨乡风采”,该行十年来不断向江门“三农”事业注入金融活水,侨乡发展高歌猛进。站在新起点上,农发行江门市分行将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以政策性金融的责任和担当筑梦,描绘出侨乡发展新篇章。(梁诗琦,苏钰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07-04

2023-07-04

  “我们不会辜负江门市委、市政府,开平市委、市政府,以及翠山湖管委会给予我们的厚爱和机遇,永胜医疗会做好、做大、做强,造福群众!”6月30日,永胜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香港医疗及保健器材行业协会执行理事蔡章泰在广东永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奠基仪式上说。   当天,投资10亿元的广东永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以下简称“永胜医疗科技项目”)在开平翠山湖高新...

【聚焦新赛道】读广东预制菜产业称霸全国的背后逻辑

【聚焦新赛道】读广东预制菜产业称霸全国的背后逻辑

  预制菜作为传统农产品食品化的风口,近年来颇受关注。广东省作为率先发力预制菜的农业大省,积极联动上下游,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在预制菜产业积极发力,打造了全国乡村振兴的全新标杆。   早在去年年底,《2021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中显示,广东省预制菜产业指数为79.24,排名全国头部,山东和福建紧随其后。那么,为何广东会成为中国预制菜头部大省?...

中国(江门)“侨梦苑”首个税务驿站启用

中国(江门)“侨梦苑”首个税务驿站启用

  中国(江门)“侨梦苑”首个税务驿站启用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婵 通讯员/李海桐 余兆睿) 为深入落实“侨都赋能”工程,以侨胞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为侨服务水平,进一步擦亮中国(江门)“侨梦苑”这一金字招牌,近日,粤港澳大湾区侨梦苑税务驿站(广东江门)启用仪式在江海区粤湾云谷智慧产业园举行。据悉,这是中国(江门)“侨梦苑”首个税务驿站。   据...

丽宫食品打造江门首个陈皮预制菜产业园引领陈皮+产业的延伸

丽宫食品打造江门首个陈皮预制菜产业园引领陈皮+产业的延伸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丽宫食品打造江门首个陈皮预制菜产业园,引领陈皮+产业的延伸   6月6日,丽宫食品预制菜产业园奠基仪式活动在江门新会隆重举行。   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莫劲锋、新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志斌、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小丽、大鳌...

九三学社珠海市委会建议加快推进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撑

九三学社珠海市委会建议加快推进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撑

  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好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区域规划建设三个大型产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要培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首先要解决工业转型升级空间载体不足的问题。”在今年的市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暑期座谈会上,九三学社珠海市委会主委贺军认为,规划建设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是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落...

产业园区公共配套江门还缺什么?

产业园区公共配套江门还缺什么?

  工业园区是江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引起了市政协的关注。 资料图片   产业园区集聚着众多的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是江门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江门落实“珠西战略”的重要载体。打造、完善好产业园区,不仅将直接为江门增加招商引资的砝码,还能为江门取得飞跃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今年江门市政协将“一号提案”定为民进江门市委会提出的《完善...

以创新促发展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以创新促发展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原深圳市视频报警安防行业协会)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企业资讯   以创新促发展 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以创新促发展 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2022-02-14 15:32:53   圳科...

全面实施“六大工程”③ 以全新理念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全面实施“六大工程”③ 以全新理念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经过多年发展,江门省级产业园已实现三区四县全覆盖。江门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建设高水平园区,才能更有效集聚创新资源、壮大产业集群、做强实体经济,更有力推动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发展。   日前,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召开,提出加快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这一工程的提出与一个宝贵的历史机遇紧密相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