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之乡 科创热土①】江门这项探索“药食同源”的研究项目背后有他们的努力
原标题:【院士之乡 科创热土①】江门这项探索“药食同源”的研究项目背后,有他们的努力......
“院士之乡”群星闪耀!江门五邑地区孕育了34位院士,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乡”。为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江门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好“院士牌”,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已有11个院士科创平台落户江门。即日起,江门广播电视台将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院士之乡 科创热土》,从不同角度展示在江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在院士团队的大力支持下,落户江门的院士科创平台取得的蕞新科研成果。敬请关注!
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是五邑大学和江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建设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18年,江门市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院士科创平台落户研究院,该院士平台主要针对岭南地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以发现新结构、新骨架化合物和生物活性为导向的物质基础研究。
该院士团队同年获批江门市创新科研团队引进资助项目,总经费600万元用于开展恩平簕菜、新会陈皮、牛大力、桂枝、素馨针等15种岭南药食同源植物的深度研究与开发。
去年,第七、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就多次提到陈皮等多种中药材被搭配成不同的中药制剂,可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发挥治疗作用。
在研究院可以看到,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深度开发和研究,希望从中发现新的化合物(结构),将来开发出防治疾病的健康产品或者药品,为人们健康保驾护航。
院士科创平台项目开展期间,院士多次进行战略和科研指导,在依托单位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共同搭建并完善了药食同源资源药效物质基础和活性评价的研究开发平台,聚集了一批高端人才和企业,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产出高水平成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院士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尤其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这块,还有本地企业人才输送这块的帮助是蕞大的。我们这边相关人才大概有10个人,形成了博士、博士后,还有研究生、本科生这样的阶梯的科研队伍,去把项目进行推进、把它落地,蕞终可以做出更多的成果转化。”
该院士科创平台目前已申请了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依托该平台注入的强劲科技力量,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打造立足江门、面向全省、辐射华南及港澳地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实体和服务平台,提升江门大健康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开发和研究,我们已经申请到了多项的国家基金,制定了多项地方植物标准,为我们整个江门地区、甚至岭南地区相关的植物开发和利用铺平了道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我们还是紧紧围绕在院士的身边,希望院士给我们更大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期盼,其他的药食同源的植物都能被我们开发成新的食品、药品,可以在全国各个范围内进行应用。”
今年8月,《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提出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三大重点方向。江门市被省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所“相中”,全省仅4座城市有此“机遇”。8个战略性产业更将我市标注为“核心城市”,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
去年9月,广东大力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其中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的建设宗旨是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江门市的创新资源,集聚国内外大健康产业技术要素和成果,大力引进和培育大健康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机构和小微企业,积极构建、打造本土化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持续推进企业化运作和专业化服务团队的建立,以立足创新与服务、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支撑小微企业为手段,以提升江门大健康产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力争将研究院建设成为立足江门、面向全省、辐射华南及港澳地区的集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科技招商、小微企业培育、人才培养及引进等综合创新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实体和服务平台,成为广东省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的高低、高端人才聚集的洼地、招科引智的福地、成果展示和交易的舞台、产业腾飞的引擎。
“院士之乡”群星闪耀!目前已有11个院士科创平台落户江门。请关注江门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系列融媒体报道《院士之乡 科创热土》,下一期,我们将继续带大家走进落户江门的院士科创平台,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