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顾乃华:江门招商引资应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日前,江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强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制造业当家,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干快上,全力开展新一轮招商攻坚,确保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争取目标为2390亿元,正式吹响招商引资“新号角”。
招商引资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江门应招引什么样的项目和企业,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把握哪些关键点,如何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近日专访了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顾乃华。
江门吹响招商引资“新号角”,力争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2390亿元。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南方日报:招商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各地党委、政府为什么把招商引资看得这么重要?
顾乃华:从短期看,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的重要抓手。从中长期看,以招商引资为切入口,坚持以大项目促大转型、以大转型促大发展,将招商引资与本地比较优势转化、深度开发相结合,是动态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策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正大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过程中招商引资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顾乃华:对于江门而言,招商引资工作是发挥政府有为之手功能,主动承接广深佛莞等珠三角城市产业转移,全面融入、对接珠三角头部城市的核心举措。只有深入思考招商引资关联的各个环节,才能更精准地抓住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机遇,更有效地承接广深佛莞的科技辐射和先进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从而在“整体产业链的互动”层面实施产业优化,推动江门与这些城市的资源互补和创新发展。
南方日报:在全省加快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等大背景下,江门应该招引什么样的产业和企业,招引过程中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顾乃华:应聚焦主导产业关键环节精准招引项目和企业。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从纵向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谋划招引“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性高”的产业链引擎性项目,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大项目、总部基地新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
招商引资过程中建议江门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一是选商选资。强化各开发区的产业链招商,推动各园区特色和错位发展。加强选商选资,通过与特定地区特定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内外产业和园区投资开发商,建设园中园、区中园,做长做深产业链。
二是集聚人才。利用“留借引培”集聚人气、集聚人才。“留”就是把现有的人才留住,不要让其流失;“借”就是借用外地的人才,通过项目吸引他们到江门作阶段性的指导;“引”就是做好软硬环境,大力吸引适合江门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培”就是建立人才培训机制,让人才除了享受待遇外,更能享受发展平台。
三是龙头带动。加强招商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开辟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确保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支持重大项目多渠道融资,帮助重大项目争取国家、省有关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性资助。
南方日报:招商引资可谓一场没有硝烟的城市战争,江门应如何提高招商成功率?
一是加强招商工作的前期科学研究。可对辖内产业情况进行动态调查分析研究,选择和找准产业链中的关键项目和缺失环节,研究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有投资需求和意向的企业,编制招引目标企业清单,开展“点对点招商”精准定位招商对象,推动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
二是创建更加广泛的招商信息获取通道。广泛挖掘意向性企业的投资线索,深入挖掘投资项目。招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展会、招商中介作用,坚持对内挖潜与对外招引并重,不断拓展项目来源渠道,延伸投资推广网络。优化以商招商模式,借助园区优质企业和用地意向的企业,利用其信息渠道、人脉资源和需求导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提供其上下游关联企业投资线索,全面拓宽招商线索渠道。
三是丰富招商方式。鼓励国资国企参与产投联动,以资本纽带、股权纽带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探索“投招联动”“投资育商”等灵活招商方式。可借鉴深圳“园区+创投”模式,以科技园区为主阵地,通过前期租金、资金和技术入股等具体方式,为科技园区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另外,积极推进“互联网+招商”工作,采用“不见面招商”“互联网推介”等方式进行远程招商、视频谈判和网上签约等工作创新,运用VR虚拟技术,实现园区、地块、厂房、楼宇等资源信息高精度、全方位、全视角上线展示,为潜在招商入驻企业提供灵活、便捷和智能的导引服务,打通与投资者的网络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