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恩城街道作为恩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将深入贯彻落实恩平“两会”精神,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为助力恩平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恩城力量”。
提质增效,实现“宜业恩城”建设新突破。依托主城区商业底蕴优势,借发展“夜间经济”东风,做大做强城市综合体,提升“老商圈”活力,助推“新商圈”人气,精准施策激活消费。发力补齐工业短板,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在盘活城区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上“挖潜能”,努力引进优质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
聚焦民生,构建“宜居恩城”建设新格局。持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加快推动御锦珑湾至绵湖大桥桥头长堤、恩平大道东线等道路规划建设,优化内联外通路网,打通城市瓶颈路,打造美丽廊道。高质量推动西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点带面完成21个老旧片区改造。落实文明创建工作,完善城区配套设施。
补齐短板,打造“宜游恩城”建设新亮点。精心谋划锦江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带建设,打造恩城特色城市生态园林。扶持簕菜文化创意园发展壮大,以乡村振兴激发恩城特色文旅潜力。
强化治理,凸显“和谐恩城”建设新成效。进一步充实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发挥社区“枫桥式”警务室作用,强化社区治理效能。全面巩固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成效,以“无毒恩城”建设助力打造“无毒恩平”。
沙湖镇将围绕江门市委“六大工程”、恩平市委“四项工作”“三项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恩平“两会”的部署要求上来,为今后五年发展作出沙湖贡献。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恩平市委“增总量、调结构、提速度、优服务”工作部署,优化产业结构,谋划产业提质增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三农”工作上新台阶。充分发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示范镇优势,鼓励土地流转,大力扶持农业规模化发展,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连片示范村,推进撂荒地“非粮化”整治工作。
狠抓民生政策落实,增进民生福祉。在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屏障的基础上,围绕恩平市创建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的目标任务,从提升城镇文明程度、构筑生态屏障等方面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强化基层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严格依法行政,加强网络安全维护,加快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深入推进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进一步打造“平安沙湖”。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开创工作新局面。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抓实特色品牌建设,擦亮吴有恒故居党建名片。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
牛江镇将深入贯彻落实恩平“两会”精神,以“五个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抓经济发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速招商引资,推行“拿地即动工”模式,做好盈顺环保纸托包装、鱼家汇食品有限公司等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工作。推进濑粉特色产业园建设,打响恩平濑粉品牌。
抓乡村建设。打造恩平丝苗米田园综合体,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抓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继续推行乡村振兴辅导员制度,建设美丽侨村。
抓特色旅游。结合全域旅游创优行动,加快冯如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抓好莲塘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挖掘,发展民宿经济,用好用活冯如品牌。推动丝苗米产业园建设,打造田园文化游。推进牛江镇委党校、郑锦波故居片区发展,传承红色基因。依托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高水平建设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讲好侨乡故事。
抓民生福祉。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民生保障。推动省道S295线开春高速公路牛江出入口至牛江圩路段、县道X831线良西圩至横眉段扩宽提质,加快鸡眼坑、牛婆朗路面改造,积极打造“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坚持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
抓政府治理。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法治政府,积极创建全国法治宣传示范单位。高效对接华侨创业孵化基地和“侨梦苑”等创业创新平台。
今后五年,君堂镇将紧紧围绕“四项工作”“三项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奋力打造工商兼宜的和谐富饶美丽新君堂。
抓经济,促发展。盘活一批低效闲置厂房土地,举全镇之力规划开发原君堂水泥厂周边区域,主动承接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区溢出的高端产业。重点完成纺织服装行业升级,推动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成为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增加经济总量。
保民生,增福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补齐民生短板。以文明建设和生态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文明素质水平。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君堂”建设。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重乡村,助振兴。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君堂裹棕特色产业。深挖黎塘村特色文旅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抓实廊道整治、垃圾清运和污水治理。
强建设,提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效能,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
在加快园区发展上再加力。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机遇,实施产业招商、以商引商、精准招商,做大做强圣堂集聚区和中星工业园两大产业平台。依托新汽车客运站,打造集商住、物流、仓储于一体的商贸新区。
在推动项目建设上提质效。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扶持两家总部经济企业发展;盘活用好存量闲置资源,推进新项目投产达产,抓好项目增资扩产。
在提升城乡品质上走前列。紧抓创建省文明城市机遇,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创建国家卫生镇。紧抓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机遇,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两区两轴”总体规划,推进省道S369线线“美丽廊道”建设,打造一河两岸生态休闲带。
在发展文旅产业上寻突破。紧抓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契机,加强水塘红色文化、歇马传统文化等人文历史资源整合,推动“旅游+”融合发展。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有作为。加强民生保障,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深化“平安圣堂”建设,不断巩固提升疫情防控和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成效。
恩平市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客观全面,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定位精准、工作举措有力,是一份鼓舞人心、凝聚共识、激发干劲的报告。今后五年,良西镇将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全速推进旅游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举全镇之力融入“双区”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推出一批独具良西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全程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乡村发展动力。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振兴,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品牌建设,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沿线美化亮化工程,建设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全力提升乡镇品位,打造宜居宜游环境。深化圩镇提质改造工程,打造“良文化”品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创建省森林小镇。
全心办好民生实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继续抓好疫情防控,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焕发高效政府活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东成镇、恩平工业园将以恩平“两会”精神为引领,坚持“扬长补短强基、守正高标发展”,全力以赴抓好“四项工作”“三项任务”,抓好“四个高”,把恩平“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位,当好恩平经济发展主引擎。
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抢抓“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工业振兴增量、园区升级再造、全域旅游创优、创新发展提质“四大行动”,加快工业园扩园,全面启动东成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打造省级高新区、超百亿园区;做好“旅游+”文章,支持泉林黄金小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海德堡啤酒风情小镇落地建设。
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集聚新城。立足东成镇县域副中心的定位,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进生态建设,持之以恒抓好文明创建,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整体跃升。
高标准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紧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打造更有认同感的“幸福东成”。
打造高效政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法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以求真务实作风把“两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主动融入服务总目标。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恩平“两会”精神结合起来,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定位,推动“四项工作”“三项任务”高效落实,积极打造法治高效廉洁政府,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服务和融入发展大局。
全力提质打造新旅游。激发镇域旅游经济发展新活力,推进锦江温泉、山泉湾度假酒店提质升级和乡道那吉至大田段(醉氧公路)、省道S276线旅游黄金走廊建设,深挖大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带,全力打造特色美食一条街,全力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抓好麦地咀地块招商引资工作,打造高品质文旅综合体项目;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深化“森林小镇”建设,美化“山水林廊”生态景观,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厚植根基展现新生态。坚持“两山”理论引领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在保护中全面探索并走出一条生态致富的新路子,充分利用优质水资源,引进食品饮料项目,激活水经济。利用闲置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民宿等新业态项目,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蕞大化。
横陂镇作为恩平市唯一的沿海镇和唯一被纳入大广海湾规划的镇,区位优势明显,未来五年发展空间广阔,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更大力度落实“四项工作”,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全力推动横陂临港新型建材产业园区提质发展,积极盘活整合省道S276线沿线土地和厂房优质资源,引进一批产品价值高、带动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企业。探索“零地招商”新模式,争取实现城市综合体零的突破。
更深层次完善基础建设,主动融入“双区”建设。抓好交通建设,配合推进省道S386线横陂至大槐段、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支线线恒威公司至恩平港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恩平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蓝田桥、新潮桥等危桥改造,优化外联内通交通网络。
更高标准抓好“三项任务”,建设宜居宜业横陂。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占道经营整治、志愿服务等方面工作,提高文明创建工作实效。加快发展镇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南部镇海湾红树林旅游度假区。狠抓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更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抓实抓好产业振兴,加快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挥蓝田青蟹养殖基地的龙头效应,打造镇海湾鱼虾蟹养殖品牌。加快推进蓝田水闸和横板水闸重建工程建设,全面筑牢民生保障基础。
大槐镇将学习贯彻恩平“两会”精神,围绕江门市委“六大工程”和恩平市委“四项工作”“三项任务”部署,为恩平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贡献大槐力量。
抢抓“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工业振兴”,围绕智能制造装备、激光增材等产业,借力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商会资源以商引商、招大引强,构建具有大槐特色的智能制造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园区再造”,找准经济循环着力点。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大槐集聚区扩园工作,完善集聚区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员工村建设,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镇域经济,推进大槐六家松工业区增资扩产项目。
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实施“人才倍增”工程,加快推动恩平升泰昌智造加速器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艾普升、百卓、集雅等成为行业创新型领军企业。
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文章”,全力推进“美丽大槐”建设。加快推进大槐集聚区展览馆和服务区对外招商窗口规划建设,创新特色旅游工业,加快推动通驿公司大槐服务区二期规划建设,进一步擦亮“全国高速公路旅游主题服务区”名片。深入挖掘大槐橡胶林精神,打造全域旅游大槐特色。
那吉镇将认真贯彻落实恩平“两会”精神,紧扣“四项工作”“三项任务”,抓好“三个加强”,促进“三个提升”,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加强项目建设,提升宜游品质。着力建设“一泉、两河、三路”。“一泉”即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产业,积极盘活金山温泉及周边资源。“两河”即推动那吉河和黄角河两岸升级改造,让水更清、岸更美。“三路”即谋划建设那吉大莲至大槐锦岭公路,配合开展乡道那吉至大田段建设,推进省道西大线大槐至那吉段升级改造。
加强产业发展,提升宜业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狠抓异地招商,争取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各大园区。开展以生态资产产权、收益权和碳汇权益等为抵押物的“生态贷”,通过“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支持生态环境提升和绿色产业发展。
加强镇村建设,提升宜居环境。建设美丽圩镇,积极完善圩镇道路、小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美丽乡村,以石头文化为引领,推进石头村、城围村、良皮村连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平安那吉”,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提升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成效;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防溺水等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