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会: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江门市产业招商机遇
《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一方面,随着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深入推进,各城市之间将形成1小时经济圈,随着中心城市的进一步优化提升,深圳、广州的先进制造业必然更多地外迁;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逐步形成,大湾区对全国及全球先进制造业项目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江门市产业用地资源丰富,制造业配套基础良好,面临更多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机遇。
《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有序开展国家高新区扩容,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节点和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科技创新”是大湾区建设的核心主题,随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大湾区的布局,以及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的加快建设,江门市将逐步从“制造强市”转变为“创新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入和培育将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鉴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在技术移民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支持大湾区建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逐步推进,大湾区对全国及全球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以航运物流、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优质生活圈的建设,将进一步聚集高端居住人群和旅游人群,从而带来区域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快速增长。
江门市华侨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将迎来良好机遇。
《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品牌效应凸显。江门市作为大湾区内相对后发区域,将充分享受到城市品牌宣传的红利。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