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镇联动中部崛起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协同开展集群招商和产业链互补招商
江门中部8个工业重镇又将有新动作。
近期,江门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八镇政府,以及4个县(市、区)投资促进主管部门举行了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后续,八镇将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需求,协同开展集群招商、产业链互补招商。
八镇联动发展,是江门今年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创新之举。具体来说,即以江门中部区域8个地域相连的工业重镇(新会大泽与司前、台山大江与水步、开平水口与月山、鹤山共和与址山)联动发展为抓手,打破行政边界,推动交通互联、产业互促、民生互融,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镇域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这一概念,不仅是江门壮大县域和镇域经济,推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江门的产业版图,为江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寻求更优解和增长点。
如果在江门地图上把八镇圈出来,会发现它们位于新会、台山、开平和鹤山的交界处,正是江门市域的地理中心地带。
江门下辖7个县(市、区),从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东强西弱是江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在这片东西发展步伐差异大的土地上,将中部八镇联动起来发展,江门的目的很明显:无论是对推进“百千万工程”,壮大县域和镇域经济,还是对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来说,都有好处。
数据显示,八镇面积加起来达748.54平方公里,占全市的7.8%,2023年八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这意味着,八镇以全市不到8%的土地,创造了近20%的工业成果。
如果我们跳出行政区,把八镇视作一个单独的经济区去计算,它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势头都不可小觑。去年,八镇的GDP达到493.47亿元,约等于江门一个中等县级市的实力。
其中,头部、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41亿元、326.06亿元、134.99亿元,在全市的占比分别是9.34%、17.58%、7.42%,是当之无愧的工业重镇。
从地形来看,八镇区域低矮丘陵多,地质条件较好,在这里承接制造业项目,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比如,中创新航落户的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位于司前镇,当年企业董事长刘静瑜头部次考察就拍板决定了选址。负责招商的相关负责人分析:“当时凤山湖园区连片土地已经完成了‘七通一平’,加上山地平整出来的园区打桩成本较低,他们来了就可以马上建厂房。”
在八镇中,有两个镇跑在了前列,即开平市水口镇和鹤山市共和镇。它们不仅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千强镇”,并双双实现争先进位,还是江门唯二上榜全国“2024镇域经济500强”的镇。
一个是全国三大水暖卫浴生产基地之一。开平市水口镇全力推动国际卫浴创新基地建设,主动深入浙江、福建、佛山等地区对接优质企业,成功引进项目11个,总投资20.6亿元。一个是上市企业集聚的工业大镇。鹤山市共和镇集聚了得润电子、富华机械、欣龙隧道、联塑班皓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培育出世运电路、博盈特焊两家上市企业,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如今看来,八镇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区位居中,空间潜力大、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要素资源相对丰富,这也是江门选择这片区域重点发展的原因。
在八镇中,有3个镇属于中心镇,即司前镇、水口镇、共和镇,其他5个镇属于工业镇。去年,八镇累计集聚规上工业企业741家,占全市21.51%,主导产业为金属制品、新能源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培育发展硅能源、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
8个工业重镇凑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从八镇的蕞新动态来看,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已有优势产业互为借鉴、互为上下游,二是待开发的产业空间打通使用,为新项目提供更优质的供地方案。
蕞近,江门两个“红木大镇”见了一面。5月11日,台山市大江镇“一把手”来到新会区大泽镇新会古典家具城,双方围绕两地红木产业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推动红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两地红木家具企业代表积极发言交流,探讨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并希望两地加强产业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拓展新市场,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力。
今年4月,来自八镇的多家现代轻工纺织代表企业也碰了一次面。当天,一场产业对接活动在佛山举行,江佛两地企业实地考察了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见识了同行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在座谈会上,两地企业代表围绕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服装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品牌建设,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化改造升级进行深入讨论。江门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亚平憧憬道:“到时候我们一起转型升级,节约成本还能就近互为上下游。”
除了互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八镇还肩负着创造工业新增长点的责任,这集中体现在招商引资工作上。
“当前,八镇已先后落户了、隆基绿能、新达新金属等规划产值超百亿元重大项目,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江门八镇联动发展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八镇将重点发展、硅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同时优化提升金属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在3年内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到202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
加紧编制八镇联动发展“1+3”方案
如果我们把江门工业园区的版图叠加在八镇之上,就会发现蕞核心的产业平台,都在里面,具体包括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省产业园区等,能够享受多重政策叠加。
数据显示,八镇范围内可新增建设工业用地占比高。自然资源部门对八镇做了盘点,发现八镇打通后,批而未用的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4.5万亩),其中可用地面积占到了六成以上,有20平方公里(约3万亩)。这意味着,八镇差不多还能放下60个光伏组件项目。
而这些正待开发的区域,分布着密密麻麻的交通线路。从八镇出发,无论是货物还是人,想要到达大湾区核心城市或港口,都不是难事。
陆上,走高速路网,沈海高速、深岑高速、新台高速、中开高速、南新高速(规划)分布其中。走国道省道,八镇辖区内有国道G325线线线线线线线等,路网密集。走高铁城际,江湛铁路已建成运营,在八镇或周边分别设有台山站(在水步镇)、江门站、新会站、开平南站等,能快速融入全国高铁网。
海上,八镇周边的码头不在少数,新会天马港、台山公益港、开平三埠港等优质港口资源围绕,可对接周边广州南沙港(直线公里)、深圳蛇口港(直线公里)、深圳盐田港(直线公里)等枢纽港口。
这几年,小镇青年回流成为趋势,产城融合的城镇生活,是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在八镇区域内,学校、医院相对齐全,可以满足周边群众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按照计划,江门当前正加紧编制八镇联动发展“1+3”方案(1个行动方案+3个专项方案),对八镇空间、交通、产业、配套等进行全方位一体规划。这意味着,八镇“结盟”后,很有可能迎来更多的政策红利,花一份钱,办多镇的事,把生产、生活、生态的不足一齐补上。
全力打造成江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亮点,八镇将成为江门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支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