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开局即加速、起步就冲刺!余中华在江门市2022年“开局即加速”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admin8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11

  为推动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地落细落实,以“开局即加速”的奋进姿态展现新风貌、打开新局面,******江门市委宣传部举行江门市2022年“开局即加速”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2022年工作目标、具体举措、重大项目、重点安排,全面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月17日下午,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参加了首场发布会。发布会上,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介绍了开平市2022年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协同推进产业升级和园区建设等情况。

  他说,江门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系统谋划了江门2022年的工作,吹响了全市上下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冲锋号”,必将激发全市干部群众以昂扬斗志、冲天干劲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接下来,开平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部署,以“开局就要加速、起步就要冲刺”的精气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加速起势。

  对标江门市委全会提出的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的预期目标以及10%的奋斗目标,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提速”的工作要求,我市提出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力争达到12%。今后五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要朝着占江门总量七分之一的目标奋进,每年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长要达到9%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我市认线”工作安排,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协同推进产业升级和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发展的能级和量级。

  (一)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工程,强化重大项目“主抓手”,壮大战略性产业集群

  对标省委、省政府部署规划发展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按照江门市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的部署,构建具有开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水暖卫浴产业方面。水暖卫浴产业是我市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去年实现总产值213亿元。头部,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国际卫浴创新基地。谋划打造规划总面积达836.87公顷的新的片区,今年将启动一期项目建设,力争年末完成投资6.5亿元。以“工改工”等方式推动原有镇、村级工业园的改造,通过对水口工业片区原来的2298户、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可新增工业厂房面积89万平方米。第二,解决发展瓶颈,加快谋划水暖卫浴“共性工厂”,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集中电镀企业就近入驻,为水口、月山、鹤山址山水暖卫浴产业集群提供整体支撑。第三,做好重点企业的帮扶,加快推动华艺卫浴等“金种子”企业上市工作,发动华艺卫浴申报国家“小巨人”企业,推动赛道公司、金牌卫浴公司申请2022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成立中国(江门)水暖五金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第四,抓紧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好4个计划总投资11.8亿的在谈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

  纺织服装产业方面。谋划扩大纺织服装尾水深度处理规模,探索建设纺织服装“共性工厂”,进一步化解纺织服装印染、洗水环节尾水处理难题。扶持联新等企业增资扩产,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鼓励引导本土企业从生产面料向下游的品牌服装生产跃升。

  食品产业方面。以嘉士利集团为龙头,在三埠街道打造现代化食品产业基地,加快开兰面粉和功能大米等投资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国电投燃气热电项目上半年投产的机遇,在翠山湖布局占地约200公顷的特色食品产业园。推广“中央厨房”模式和预制菜等产品,谋划建设农产品供港澳及出口中心。加快腐乳、酱油等调味品项目增资扩产步伐,同时跟踪服务好一批在谈的重点项目尽快落地。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方面。以牵牛生化和彼迪药业为龙头,打造规划面积232.11公顷、总产值300亿元左右的翠山湖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园。目前,该专业园已批复征地方案87.23公顷,已完成征地面积约29.51公顷(其中已平整土地约14.67公顷),全力推动首期进驻专业园的5个投资总额约45.5亿元项目加快落地,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进一步跟踪好在谈的一批重点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集中资源扶持海鸿电气等龙头骨干企业,推动敞开电气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尽快上市,扶持来纳特种车、亿展阀芯、远航螺旋桨等专业化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壮大电力和节能环保装备发展规模。

  目前我市已谋划的重点项目共160项,总投资885.1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57.89亿元,其中江门重点项目80项,省重点项目13项,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的年度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增长26%、21.7%和21%。接下来,我市还将重点跟进好建滔百亿电子信息产业园、北斗星新材料、允诚再生资源以及志特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尽快落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工业投资规模。

  (二)深入实施“园区再造”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型产业集聚区,做优产业发展“主平台”

  一是充分整合资源,打造大型产业集聚区。我市纳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面积为60.5平方公里。当前,我们正在以翠山湖省级高新区为中心,统筹月山、水口、沙塘、苍城等镇资源,把周边连片可开发土地逐步整合,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的模式,形成总体规划面积189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发展区。整合后,近期可开发用地面积507公顷,近三年可开发用地面积2115公顷,同时将继续加大对范围内原有镇、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是完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在翠山湖高新区各类生产生活配套已相对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中待国电投燃气热电联供项目6月底实现投产后,将实现“九通一平”。

  三是组建资产公司,推动市场化运作。按照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求,完成了翠山湖园区国有开发公司重新组建,作为市场化主体承担园区的融资、投资、建设、运营等功能,实现园区开发理念、管理运营等全面提升。

  四是落实北组团功能定位,主攻中欧产业合作。围绕将中欧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建设为国际化特色产业示范区的目标,加强与鹤山市的合作,共同推动中欧产业合作平台建设,加强对欧招商与合作。近期,我们将力促在谈有欧洲背景的4个总投资11.93亿元的项目加快落地,争取上半年动工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政企交流,倾听企业诉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开平市上周召开了全市重点企业座谈会,提出把2022年定义为“企业服务年”,释放出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信号,那么在“企业服务年”的组织架构、扶持政策、服务措施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安排?

  我市提出2022年为“企业服务年”,并重点从组织保障、暖企安商、政策扶持、要素支撑等四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专项组,高位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暖企安商。目前我市共有5.5万多家市场主体,其中企业2300多家,规上、限上企业共564家,另外通过摸查共有准“四上”企业203家。我市将以市、镇(街)、村(居)三级领导挂钩联系的形式,开展暖企安商行动。其中,全市前100家重点企业由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其余规上、限上企业由镇(街)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对准“四上”企业和其他企业,由镇(街)、村(居)负责同志挂钩联系,实现全覆盖。

  (三)政策扶持。为做好企业服务,我市已出台并将陆续出台包括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文旅等5大类的各项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吸引企业投资。其中:产业类涵盖了先进制造业投资建设、增资扩产、总部经济发展、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科技类涵盖了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等内容。人才类涵盖了引进高端产业人才、柔性引才、培育本地人才、引育高技能人才等内容。金融类主要是鼓励我市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通过融资市场做大做强。文旅类涵盖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非遗项目、精品民宿、旅游新业态、红色旅游和智慧旅游等内容。同时,我们加大力度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各级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四)要素支撑。一是多措并举盘活低效、无效用地和厂房,强化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近期,将盘活成熟度较高的683亩闲置土地,助推优质企业增资扩产。二是想方设法多角度、全方位主动帮助经营困难企业找技术、找市场、找资金、找定位,当好企业发展“贴心人”。

  去年底,开平市成立了建筑产业联盟,该联盟在推动开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发挥哪些作用?接下来开平在优化提升建筑业,擦亮“中国建筑之乡”品牌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开平作为“中国建筑之乡”,建筑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地位。2021年开平市实现建筑业产值210多亿元,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我市现有的建筑材料、设备、水暖卫浴等制造业协同发展,去年底我市组建建筑产业联盟,该联盟是以建筑行业为中游枢纽,统筹制造业、房地产及相关服务业组成跨行业发展平台。通过“聚合、融合、整合、竞合”,实现建筑业与相关行业共同发展。

  今年初我市出台《进一步促进开平市现代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和《开平市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两个文件,一方面从扶持龙头企业、支持质量创优与科技创新、统筹建筑和房地产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为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将扶持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作为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从土地规划、财政税收、产业科技等方面加速推进。

  接下来,我市将按照《广东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江门市建筑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行动方案》要求,发挥建筑产业联盟平台作用。一是今年计划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各选取一个项目作为装配式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市场迅速发展,并加快打造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二是积极推动企业资质升级,加大扶持力度,争取今年“二级升一级”两家,“一级升特级”一家。三是加大工程创优扶持及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创建优质工程。四是成立国有建筑公司和古建筑研究院,促进我市建筑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五是推动建筑产业联盟和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培养壮大我市建筑人才队伍。

  预计今年头部季度建筑业产值33.75亿元,增速35%,实现开门红。全年建筑业产值目标270亿元,增速30%。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倍增,突破400亿元。

  原标题:《开局即加速、起步就冲刺!余中华在江门市2022年“开局即加速”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1-08-14

2021-08-14

  江门日报讯(记者/傅雅蓉通讯员/张文宝)昨日(8月13日)上午,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二期(以下简称“双创园二期”)举行开园仪式。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葛国兴,市领导郑晓毅参加活动。   双创园二期地处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是一个以引进博士、博士后、高层次人才、港澳青年、海外归国华侨青年、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大学生及高技能人才群体为目标的创新创...

“党群邑家”共建服务枢纽

“党群邑家”共建服务枢纽

  江门已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400多个。图为丰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访单位供图   党群服务中心是党组织在群众身边的“红色灯塔”。近日,笔者从江门市委组织部获悉,江门将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强化党建、治理、服务三大功能,打造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打响江门“党群邑家”特色品牌。   “场地小,党员群众开会都不够坐”...

【区域平衡发展】共同推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蓬江—恩平以行动促成效

【区域平衡发展】共同推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蓬江—恩平以行动促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工作会议上的有关部署,蓬江区坚持“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互惠共赢、共同富裕”的理念,加强与恩平市的联系,创新机制,超常举措,聚力结对合作、产业协同、科技交流、乡村振兴、文旅合作、人才协作、公共服务等7方面进行深化合作,各项协作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阶段性工作成效显著。   推动江门东西部区域平衡...

【地市】江门建了个产业园听说很厉害?

【地市】江门建了个产业园听说很厉害?

  原标题:【地市】江门建了个产业园,听说很厉害?   江门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好厉害!   江门市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于2018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由省、市、区共同建设,交付蓬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运营管理。   目前,产业园共引进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家,其中,7家机构在国内、省内具有品牌影响力;2...

产业园区公共配套江门还缺什么?

产业园区公共配套江门还缺什么?

  工业园区是江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引起了市政协的关注。 资料图片   产业园区集聚着众多的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是江门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江门落实“珠西战略”的重要载体。打造、完善好产业园区,不仅将直接为江门增加招商引资的砝码,还能为江门取得飞跃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今年江门市政协将“一号提案”定为民进江门市委会提出的《完善...

产业园区招商之飞地模式(附典型案例分析)

产业园区招商之飞地模式(附典型案例分析)

  飞地模式不仅仅是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模式,同时也与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密切相关。理解飞地模式,首先要理解“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飞地经...

产融结合江门推动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源精准对接

产融结合江门推动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源精准对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当前,江门正朝着“十四五”期末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昂首阔步。此次产业、金融深度“拥抱”,是江门为认线”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1+6+3”工作安排,畅通金融“血脉”,推动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作出的具体举措。   “这次对接会是春天里蕞美好的相遇,必将为我们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拓展产融合作新路径、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以创新促发展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以创新促发展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原深圳市视频报警安防行业协会)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企业资讯   以创新促发展 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以创新促发展 科技创新的发轫之地,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2022-02-14 15:32:53   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