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科技创新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逐步完善
滨海高新网讯 科技创新,载体先行,一批批科技创新载体在高新区(江海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统计,截至目前,高新区(江海区)已建成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一批科技载体,并初步集聚100多个创业项目及一批中介服务机构,成为高新区目前蕞核心的创业创新载体。
江海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高新区(江海区)要加快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全力推进珠西创城核心基地、珠西云谷等孵化加速载体建设。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要在辖区内建立一个“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经济”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以此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近日,江海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辖区科创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期间代表们走访了启迪之星(江门)、网商时代、江门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等科技载体了解到,目前,高新区(江海区)载体建设持续推进,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正逐步完善,其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资本、吸引创新人才的作用初步显现。
2016年末,启迪之星(江门)众创空间跻身“国家队”,今年初,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名单,江门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记者从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有限公司处获悉,2015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的火炬大厦目前已完成投资1.8亿元,引入高端人才逾30人,入驻伟创科技、侍卫长卫星定位等科技项目129个,集聚清华启迪之星等众创空间;高新区一期孵化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次,产品检测超11000次;创业创新配套服务中心完成投资7500万元,已完成工程桩打桩施工,围护桩完成工程量的2/3。
此外,据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凯介绍,高新创智城项目已于去年完成投资2.5亿元,首期一标段5万平方米基建完成工程量60%以上,首期二标段10万平方米已经开工建设,未来将服务于大江门乃至珠西产业群。
2016年各市(区)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监测基础数据表显示,高新区(江海区)在“孵化育成体系建设”项目测评中排名头部名,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量水平和增幅水平”等8项细分指标排名头部。对此,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禹健平在汇报调研情况时指出:“高新区应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原则,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江门小微城市基地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性促进作用。
“为完善全链条孵化,高新区(江海区)打造了三个功能定位清晰的创新载体:火炬大厦——大型的众创空间,将更多的服务团队、更多的孵化资源引进来;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一门式的涉企服务;研发大楼——产学研合作中心,引入国家检测中心、专业实验室、研究院,帮助企业开展产品研究,以此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彭章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提出高新区(江海区)科创载体三大功能定位,为其发展指明方向。
据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高新区(江海区)紧紧围绕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核心基地建设,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的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成功创建了市级众创空间5家(含在建)、市级孵化器6家(含在建),五家众创空间面积约1.1万平方米,创客项目约70个。
产学研合作方面,去年高新区(江海区)与五邑大学合作共建的江门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现已集聚了利物浦热带医学院、美国罗格斯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单位的大健康领域的专家及科研团队。据黎翔介绍,在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六所高校开展的广泛产学研合作中,14家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对16项科研项目进行成果转化。
“辖区3家科技支行近3年面向全区58家科技企业累计发放超6亿元科技贷款,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1000万元,我们还设立了江门启迪之星天使投资基金和江门粤科二期基金,募集资金约1.2亿元,其中粤科二期基金已对三家企业累计投放1850万元。”李凯认为,孵化器、科研机构等科技载体背后的金融、帮扶机构都是载体体系中的一环,科技载体是一个生态体系的载体,单一的科研机构难以存活。“建立众创、服务、研发等多位一体的孵化链条将是激发载体创新活力的必由之路。”他说。
“科技服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简单的政策咨询、专利申报、工商注册外,还需要为企业提供市场对接、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甚至创新创业指导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对于科技载体的服务功能,启迪之星(江门)运营总监陈如月有自己的心得:“众创空间所需的服务则更多,创客往往只带着一个好点子进入园区,专利转化、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提升等都需要园区方的帮助。”
李凯认为,目前高新区启迪之星(江门)等部分科技载体已有能力为企业提供深层次服务,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板块体系,但大部分载体还处于摸索阶段,较北上广深等地还有较大差距。
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高新区(江海区)正在对现有科技载体进一步规划调整,其中预计今年6月启用的高新产学研楼(暂定名:高新产学研中心)总计5层,计划于1、2层集聚虚拟大学园、人大知识产权学院、华工、华师、五邑大学、江职院、全国职院联盟等资源,建立产学研展厅,3、4、5层则为产学研项目预留空间;高新创业园(暂定名:产业加速园)预计于今年8月启用,规划有4个厂房、13栋宿舍楼、2栋配套楼,目前已有2个厂房、5栋宿舍楼投入使用,余下的厂房将作为加速器,引入高科技高潜力的项目,届时创业园的配套与品质将进一步提升。
从化明珠工业园核心区规划优化获批
庄行工业园召开“携手并进 共享未来”“百日招商引税”投资交流座谈会
珠海红旗:布局更高端产业,打造万亩工业园
拟投入超2亿元,成都高新区推出“助企扩消十条举措”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维发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临高金牌港开发区瞄准三大产业跑出“加速度”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揭牌成立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成立
经济开发区助力企业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世奥国际中心B座2207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