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admin8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38

  所在地区: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

  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由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和科技创新海岸组成。2006年7月,市委、市政府对珠海高新区和唐家湾镇作出“区镇合一”的体制调整,在唐家湾地区设立主园区。2015年9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珠海高新区正式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一区”下辖唐家湾主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富山科技工业园、航空产业园以及横琴高新技术和科研研发园区等多园,总面积合计369.34平方公里。区管委会设5个内设机构,4个直属机构,区属事业单位22个,省市驻区单位11个,高校4所。区内环境优美,科技教育、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明显。

  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位于珠海市北部,由唐家、金鼎、淇澳组成,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西部、北部与中山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珠海前山东坑和珠海香洲神前相邻。京珠高速、粤西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轻轨等主要交通设施贯穿其中,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南距澳门18公里,北上广州110公里,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下辖唐家等17个社区,户籍人口6.59万人,常住人口约12.4万人。唐家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名人辈出,工运领袖苏兆征、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首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洋务运动先驱唐廷枢、著名版画家古元、中国头部位留英医学博士黄宽等名人均出自唐家湾;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唐家古镇、会同古村等古建筑群、唐绍仪私家园林共乐园、中西合璧的栖霞仙馆、承载着中国人民抗英胜利历史的淇澳白石街及众多珍贵的名人故居,被誉为“中国近代名人故里”“岭南百年文化古镇”。

  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区内共有南方软件园等10个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孵化载体面积达101万平方米。清华科技园、南方软件园蝉联优秀国家级孵化器,智慧产业园获评省大数据产业园、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岭南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省“双博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工程中心67家。拥有政府天使投资、创投基金、融资担保基金,高新天使创业投资机构、高新创业投资机构、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和“成长之翼”助贷、全市首个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及信用评估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全国首家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室。拥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国内著名大学,在校大学生近7万人。

  2018年,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650亿元,增长10%,高新技术企业890家,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第26位。唐家湾主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165.8亿元,增长3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亿元,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0.1%;外贸进出口470亿元,增长2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65.5%。创新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达380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39家,市独角兽培育库我区企业占一半以上,入围市高企创新综合实力100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占全市三分之一,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数占全市80%。预计发明专利授权量54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2000件,同比增长均超过40%。

  高新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8年民生投入达34.1亿元,同比增长4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2%。唐家湾镇被评为“广东省模范乡镇党委”、“广东省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社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市前列。

  珠海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

  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由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和科技创新海岸组成。2006年7月,市委、市政府对珠海高新区和唐家湾镇作出“区镇合一”的体制调整,在唐家湾地区设立主园区。2015年9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珠海高新区正式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一区”下辖唐家湾主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富山科技工业园、航空产业园以及横琴高新技术和科研研发园区等多园,总面积合计369.34平方公里。区管委会设5个内设机构,4个直属机构,区属事业单位22个,省市驻区单位11个,高校4所。区内环境优美,科技教育、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明显。

  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位于珠海市北部,由唐家、金鼎、淇澳组成,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西部、北部与中山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珠海前山东坑和珠海香洲神前相邻。京珠高速、粤西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轻轨等主要交通设施贯穿其中,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南距澳门18公里,北上广州110公里,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下辖唐家等17个社区,户籍人口6.59万人,常住人口约12.4万人。唐家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名人辈出,工运领袖苏兆征、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首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洋务运动先驱唐廷枢、著名版画家古元、中国头部位留英医学博士黄宽等名人均出自唐家湾;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唐家古镇、会同古村等古建筑群、唐绍仪私家园林共乐园、中西合璧的栖霞仙馆、承载着中国人民抗英胜利历史的淇澳白石街及众多珍贵的名人故居,被誉为“中国近代名人故里”“岭南百年文化古镇”。

  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区内共有南方软件园等10个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孵化载体面积达101万平方米。清华科技园、南方软件园蝉联优秀国家级孵化器,智慧产业园获评省大数据产业园、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岭南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省“双博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工程中心67家。拥有政府天使投资、创投基金、融资担保基金,高新天使创业投资机构、高新创业投资机构、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和“成长之翼”助贷、全市首个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及信用评估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全国首家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室。拥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国内著名大学,在校大学生近7万人。

  2018年,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650亿元,增长10%,高新技术企业890家,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第26位。唐家湾主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165.8亿元,增长3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亿元,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0.1%;外贸进出口470亿元,增长2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65.5%。创新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达380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39家,市独角兽培育库我区企业占一半以上,入围市高企创新综合实力100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占全市三分之一,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数占全市80%。预计发明专利授权量54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2000件,同比增长均超过40%。

  高新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8年民生投入达34.1亿元,同比增长4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2%。唐家湾镇被评为“广东省模范乡镇党委”、“广东省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社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市前列。

  珠海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

  珠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经济区)

  珠海国企自持-华发 智能制造产业园(圣博立科创园)

  珠海格创芯谷产业园

  澳门产业多元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务基地

  珠海华发 大健康产业园

  华发 中以国际产业园-加速器

  奋力做大做强!高新区凝“芯”聚力,打造未来“芯”高地!

  擦亮科创环境“金招牌”!珠海高新区打造“硬核”平台助推产业大发展

  珠海高新区智能制造加速基地荣获“珠海市物业管理示范产业园区”称号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

  珠海高新区上半年政府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全力进击

  珠海高新区重大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大湾区探索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转化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启动

  珠海高新区赋能产业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青岛自贸片区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南沙自贸片区发布年度十大创新成果

  广清产业园39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

  成都日积月累的坚持 才有厚积薄发的成功

  上海的故事 就是平凡时代你我的故事

  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激扬发展活力

  清远高新区多措并举提升行政审批工作质效

  杨凌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预验收

  郑洛新自创区实现经济增长“开门红”

  天津西青中北镇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版权所有:© 2022 广东中政联行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宣传推广、信息交流等综合服务的招商引资门户网站。利用互联网手段,消除政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客户提供高效对接的平台及纵深全线的产品和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03-28

2023-03-28

  江门日报讯(记者/唐达陈婵通讯员/莫小青)3月27日下午,2023年安全应急产业(江门)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活动在市文化馆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刘明教授,市委书记陈岸明等院士专家、领导嘉宾参加论坛。   论坛上,“5G+北斗”应用学术泰斗刘经南院士、我国材料基因组工程开拓者张统一院士,分别以“北...

“五维一体”江海拥抱安全应急产业新浪潮

“五维一体”江海拥抱安全应急产业新浪潮

  在高楼里,专业防火材料板材搭起防火排烟系统;在小区中,看似不起眼的消防灯具却是疏散逃生、消防救援的“指明灯”;在演唱会上,人脸识别技术守护着人们的安全……在人们身边,新的产业大幕已拉开。   两年来,江海区作为全市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主战场,充分发挥“承东启西支援全省的区位、全灾种的应急场景、底蕴深厚的百年工业、活力迸发的科创氛围和中国侨...

“小提案”撬动“大民生”

“小提案”撬动“大民生”

  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政协委员助力交通线路建设   人民政协网江门12月8日电(记者 林仪 通讯员 李元成)11月28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华盛路西延线实现全线通车,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个月。这得益于蓬江区政协委员邓锡炎在2022年提交的《关于加快华盛路西延长线建设的建议》的大力推动。   华盛路西延线是蓬江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通道、大动脉,全长约4.5公...

一分钟了解“六大工程”③ 以全新理念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一分钟了解“六大工程”③ 以全新理念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原标题:一分钟了解“六大工程”③ 以全新理念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经过多年发展,江门省级产业园已实现三区四县全覆盖。江门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建设高水平园区,才能更有效集聚创新资源、壮大产业集群、做强实体经济,更有力推动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发展。   日前,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召开,提出加快建设...

全面实施“六大工程”③ 以全新理念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全面实施“六大工程”③ 以全新理念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经过多年发展,江门省级产业园已实现三区四县全覆盖。江门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建设高水平园区,才能更有效集聚创新资源、壮大产业集群、做强实体经济,更有力推动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发展。   日前,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召开,提出加快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这一工程的提出与一个宝贵的历史机遇紧密相关,那...

关注!江门将打造产值超百亿元汽车产业园

关注!江门将打造产值超百亿元汽车产业园

  日前公布的《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广东将通过打造三大支撑载体、筑牢六大关键环节,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其中,在特色产业园、动力电池、完善内饰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近地化供应体系等布局方面,我市均有涉及。   《方案》提到,在分级分类布局特色产业园区方面,将充分发挥汽车整车企...

到2020年江门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占比将超过6成

到2020年江门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占比将超过6成

  日前,江门正式印发 《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园区产业布局,提高入园项目质量,规范入园项目管理,加速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指明了方向。   “到2020年,全市各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占比要超过60%,其中专业园要达到80%以上。”日前,江门正式印发 《关于进一步提升   发展水平的工作方案...

加快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开展调研活动

加快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开展调研活动

  九三学社江门市委调研新会区科创产业园区建设_参政动态_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据九三学社中央网站消息,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高品质产业园区建设,近日,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主委吴国杰率队前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进行调研考察。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李芳等陪同调研。   九三学社江门市委调研新会区科创产业园区建设_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