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金钥匙”唱响“协奏曲”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江门迅速行动,旗帜鲜明地提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的宏伟蓝图。
江门要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必须让7个县(市、区)都强起来。其中,蓬江区深刻认识到,“百千万工程”是蓬江加快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也是推动蓬江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落实市委“1+6+3”工作安排,锚定“加快挺进高质量发展千亿GDP强区”的目标,蓬江区各级各部门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姿态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和美新乡村,“蓬”勃新气象。近日,蓬江区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启动融媒体调研行动,走进蓬江乡村一线火热现场,呈现蓬江奋战“百千万工程”的良好精神风貌,《南方日报·江门观察》特开设专栏立体式展现蓬江的工作创新和示范做法,为江门各地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迎风起势,美丽的蓬江大地上,建雅高端机车智造基地、宝冠粘胶等项目实现“摘牌即动工”;预制菜产业园内,产品输往各地,到达人们的餐桌;历史文化街区,人流如织,焕发老城区新活力;美丽圩镇,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乡村里,文旅集市带旺人气,村民收入提升;“新农人”投身解难题……
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一幅产业兴旺、景美人和、城乡协调的图景徐徐铺开。
实施“百千万工程”既是蓬江高质量发展必须抢抓的重大机遇,也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再造一个新蓬江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以来,蓬江区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落实市委“1+6+3”工作安排,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把“百千万工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实现起步平稳、开局良好。
接下来,蓬江将牢牢抓住实施“百千万工程”这一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努力构建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县镇村发展新格局,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早在今年,蓬江就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指挥体系,明确清晰务实的工作思路,实施两个方案、四大攻坚行动、二十条具体措施、100项重点任务,并设立九个擂台、66个比学赶超目标。
从城到乡,蓬江走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意义重大。聚焦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蓬江多措并举壮大县域经济。
随着合作协议的签署,国内乳业龙头企业——君乐宝集团落户蓬江,计划投资总额30亿元。“说干就干的‘蓬江速度’,坚定了我们选择蓬江的信心。”君乐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朱名星说。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蓬江全力打好大招商、工业投资、工改村改、营商环境、项目加速落地建设等五大攻坚战。今年1—9月,蓬江已引进行业龙头君乐宝液态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格林晟高端装备、独角兽企业宝乐清洁机器人等超亿元项目近50个;146个年度重点项目1—9月投资完成率约90%;建雅高端机车智造基地、宝冠粘胶等项目实现“摘牌即动工”。
园区建设提质,蓬江成功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健康食品、智能家电),完成大型产业集聚区先行启动区征地及平整,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康师傅、海信、海目星等龙头项目建设,培育健康食品、智能家电、超高清显示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培育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35家。
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重要抓手,蓬江探索康溪村改新模式,在全市推广,同时各镇(街)施行“一村一策”,创新村集体增收致富方式,打造村集体经济增收“金钥匙”,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更多集体经济强村。康溪村工业园是江门市首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村民收入逐年提升,二期开始返租以后村民人均分红约是原来的3倍。”康溪村党总支书记岑建恒说,村集体经济增收,村里发展了,村民受惠,对项目的支持度越来越高。
镇,不仅是串联县城和农村的关键节点,也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
提升镇域能级,培育经济强镇是核心。
蓬江聚力一镇一策,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壮大。棠下镇发挥工业重镇、滨江新区核心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优势,全面实施中心镇提升工程。荷塘镇加快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推动智能装备、智慧照明等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特色资源打造“荷塘月色”品牌。杜阮镇做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摩托车及零配件等特色产业。环市街道聚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全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先行示范。潮连街道紧抓人才岛建设机遇,引入新兴业态,加快科创平台建设,打造“城市客厅”。白沙街道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充分发展城市经济,焕发老城区新活力。
提升镇域能级,美丽圩镇建设是重点。
蓬江全面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2023年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截至9月底,三个镇共16条主要干道的提质改造已初见成效,重点推进杜阮镇建设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圩镇风貌焕然一新,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将“周总理视察周郡红色路线”“陈垣故居”“良溪古村”“五洞牛肉美食街”等串珠成链,提质打造“山水相蓬”乡村振兴示范带。
提升镇域能级,市场主体参与是关键。
今年以来,蓬江区推行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合作,积极促进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以“互信互助”为原则,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可见可感的项目成果提升群众幸福感,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蓬江。目前,35家企业与6个镇街、22个村进行对接,已投入近330万元,9个帮扶项目率先落地并有序实施。杜阮瑶芦小学修缮工程、龙溪小学围墙改造工程、杜阮龙榜道路改造、棠下镇农村道路改造工程等4个项目已完成施工,共完成投资约250万元。
过去,村集体资金不足、资源匮乏、疏于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导致棠下镇莲塘村村级留用地沉睡多年,制约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今年,棠下镇探索“物业代建+返租”模式,推动莲塘村与(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40亩村集体留用地,引入激光产业上下游项目,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互促双赢,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盘活高质量发展产业空间提供坚实保障。
多项举措之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目前,蓬江已推广荷塘镇康溪村“公开出让+代建+返租”的村改模式,村改项目合计814亩。农业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在蓬江,汇海饲料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9家,“粤字号”农业品牌增至21个,获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2年“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全市头部。
推进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全国文明村——杜阮镇长乔村,一幅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画卷映入眼帘,家家户户庭院整洁、盆景摆放有序、房前屋后绿树成荫。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蓬江区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市级以上文明乡镇占比达100%。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农村供水已实现城镇供水一体化;完成棠下良溪、杜阮龙安2个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任务;建成美丽农村路9.3公里;全区348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见成效。
杜阮镇龙眠村的黄慧宏回乡创业,致力于凉瓜规模化种植、凉瓜深加工产品研发和带动农产品的创新推广模式,创立的江门市侨乡汇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带动不少农民实现增收;前段时间,江门各个高校的青年大学生在蓬江田间当起“主播”,把农特产品推上相关平台,协助村民直播“带货”卖凉瓜。
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蓬江在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上下足功夫,凝心聚“智”,招才引“智”,推动各类人才扎根基层、逐梦乡村,汇聚起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大力量,为蓬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接下来,蓬江还将继续用更多的“金点子”“好思路”,带领各类群众齐心协力投身“百千万工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每一条村都能看到新变化、取得新突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新提升,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千亿GDP强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