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产值项目签约江门高新产业新城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落地,江门市布局大湾区,打造珠西创新转化枢纽的步调也不断加快。4月16日下午,来自深圳、广州、东莞、江门等地22家中高端制造业企业签约投资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计划投资约107亿元,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科技创新引领区。
本次签约的22家企业,有12家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为总部企业,1家属于世界500强旗下企业;22家企业中,9家来自江门,1家来自北京,其余12家来自珠三角其他城市,这标志着随着交通建设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要素流动日益便捷有序,珠三角各市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江门高新产业新城作为江门政府与华夏幸福联手打造的江门高新区核心区,本次共斩获14个项目,这批项目投资额合计超70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50亿元,年纳税额近6亿元。本次签约江门高新产业新城的企业中,有13家集中在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三大产业集群,1家属于大健康产业方向,三大产业集群率超过90%,这一产业结构,将有效引领科技创新,培育增长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签约企业代表倍量科技董事长王晓军、全球时代董事长欧阳巍在致辞中均表示,本次合作,他们看中的是江门良好的投资环境,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配套,过硬的基础建设,便利的交通环境,政府推进产业经济快速崛起的决心以及潜在的市场空间。他们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整合资源做好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江门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汤惠红现场表示,2018年是江门招商引资突破年,江海区坚持“工业立区”,以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牛鼻子,本次签约瞄准三大产业集群,是希望以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未来政府将发扬“当年签约,当年用地,当年动工”的高新江海速度,帮助企业加快落地,并将继续对接东莞、深圳优质资源,将江门高新区建设为宜业宜居的珠西科创产业新城。
江门市副市长蔡德威表示:江门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走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道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江门将在交通、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合作,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与东南拓展,同时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现代体系上寻求新的突破,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在肯定了高新区的现有成绩后,蔡德威提出,希望高新区继续营造优质项目落地环境,推进项目尽快落地。他表态,市政府也会发挥作用,推动项目尽快投产产生效益。
会后,就江门高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资金使用,以及未来招商规划,南都记者采访了江门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汤惠红,她表示:高新区正在大发展,它的发展与资源整合都将按国家政策合规进行,高新区现在与央企、社会资本华夏幸福的合作,都是按照国家的指导,整体合法合规地推进,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会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当前高新区头部批22家签约已经完成;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阶段推进,高新区将继续引进更多符合区域发展和三大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合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