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丨沙湖镇: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助力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开局,掌舵新航程。2023年开局以来,沙湖镇深入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好发展三部曲,积极推动乡村治理见效,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下好发展“先手棋”
“立”好主体,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制。党委书记做好“一村一策”,加强精准指导服务,抓好乡村振兴资金项目落地、重点任务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推进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机制的落地,推动实施驻村律师制度,保证每村配备一名驻村律师,持续深入推进“六进”宣传活动。
“建”好场所,扩充基层治理“主阵地”。进一步完善镇级文明实践场所功能,实现全镇22个实践站标准化建设,打造成平、上凯村两个示范实践站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东岸今复村、东岸西岸村获得“江门市卫生村”称号。高园、水楼、东岸村委会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
“管”好队伍,全镇科学划分为24个网格,选优配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实现“网格化治理、组团式服务”。创新实施“格事分流”治理模式,建立“找事、分事、办事、反馈”精细化分流工作机制,保障群众诉求和格内事务迅速响应和及时办理。
文化赋能建设乡村,练好发展“基本功”
一是落实“侨都赋能”工程,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上凯、东岸等一批美丽侨村,重点打造东岸村村级华侨文化综合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主体建设。
二是盘活红色文化资源,深挖红色革命记忆助力乡村振兴,把上凯村吴有恒故居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好革命先驱红色故事,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三是积极探索“侨乡明珠,魅力沙湖”美丽圩镇建设道路,绘就景美人和新画卷。沙湖镇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体育公园、湖园健身活动广场、莲塘河沙湖段碧道、湿地公园等为群众提供散步、娱乐的活动场所,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进农业现代化,打好发展“组合拳”
农业经济是沙湖镇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一是兴水利保春耕。积极推动宝鸭仔灌区和西坑灌区的改造工程,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多次组织人员沿河泵站进行设备检修、引渠清淤和干支渠维护,确保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加强了开平市大沙河水库在内的三大灌区的协调调度,切实保障春耕农业生产灌水用水需求。
二是多举措强产业。组织开展产业发展交流会,引导收粮企业与种植户建立产销链条,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消除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加大优质丝苗米品种产业集中,塑造品牌优势,提高“丝苗米”品牌市场竞争力;完成省级生猪产业园和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基地建设,引进茶技柑种植产业,全镇共实现种植面积达2500亩,加快本土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是新模式助流转。推广“两预两委托”模式,以南塘村、浴水村为试点,成功创建为江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示范片,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解决耕地撂荒问题。
四是严整治守红线。沙湖镇年初召开推进高质量发展暨春耕动员大会后,高位推进“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和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镇村干部积极入户宣传耕地、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政策条例。
截至今年3月底,已完成“双非”地块清退近750亩,增加粮食作物种植750亩。
原标题:《百千万工程丨沙湖镇: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助力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