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4-02-20

admin8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62

  春风浩荡满目新,不负韶光万里程。

  2月18日,甲辰龙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吹响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当天下午,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对全面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路线已明确,起跑即冲刺。在奋进的春天里,新会区站在千亿GDP的新起点上,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跃而上。

  昨日上午,新会区组织人员到崖门渔港、深江合作的主战场——银湖湾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企业——巴德富进行现场调研,下午随即召开千亿GDP再出发动员大会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动员全区上下锚定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这向社会传递了新会区委、区政府站在千亿GDP新起点再出发、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再跃进的明确信号,充分表明新会区写好写实大湾区建设大文章,为江门挑大梁、争前列的坚定决心。新会区各镇(街、区)分别作现场表态,区直有关部门也作了书面发言,亮出目标思路、晒出举措办法,更比出信心决心。

  全力以赴,时不我待。新会区将乘势而上、逆势而进、顺势而为,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用好用活“创新驱动”这个关键一招,坚持把创新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各环节、全过程,推动新会现代化建设步步向前。

  江门日报记者黄胜(图片均为资料图)

  加快建设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更是新会实现千亿GDP之后再出发的开局之年。对新会来说,GDP超千亿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新会区将继续坚持“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担当全市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在大湾区的激烈竞逐中,新会将锚定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蕞好的湾区,高站位谋划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争取在打造江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桥头堡”上实现新突破。

  产业园区是发展平台建设的关键一环。过去一年,新会区聚力“一园”不动摇,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建成园区道路14公里,建成28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三大“万亩千亿”平台已具雏形。

  今年,新会区将通过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提升产业承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跃升,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速提质。

  新会区将聚焦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加快园区产业载体空间建设。

  一是做优建强北部新会智造产业园。强化新能源电池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申报省特色产业园。推动大泽镇、司前镇加快融入全市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是加快推动中部珠西科技新城建设。积极主动与江门高新区联动发展,加快江睦产业园“七通一平”,推动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二期基建项目提速建设。

  三是持续提升南部银湖湾滨海新区发展质量。落实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紧抓园区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推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扩容增效,加快整合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财富电镀基地、威立雅高科智谷,全力打造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

  四是高水平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加强与深圳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园区共建、航空物流等领域的合作。

  五是构建畅连湾区交通网络。推动中江高速改扩建新会段年内全线大泽园区至凤山湖园区路段。持续推进深江经济合作区5万吨公共码头前期工作。推动珠肇高铁、深江铁路江门段、银洲湖高速等加速建设,全面激活新会港,加快融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

  不断完善“2+2+N”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关键路径,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过去一年,新会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工业立区”不动摇,集中全区优势资源,砥砺奋进,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建设实现新跨越。

  今年,新会区将聚焦做强链条、做大集群,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超8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新增产值超百亿元企业2家。

  一是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继续发挥招商队伍作用,开展区域性、精准化、链条式招商,力争全年引进项目总投资超600亿元,投资超10亿元项目不少于15个。

  二是优化项目“招、落、投、服”全链条管理。完善重点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用好“交地即动工”服务模式,以“新会服务”彰显“江门速度”。筹办深圳招商推介大会和头部季度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全力以赴促项目快动工、快投产,打响龙年“头部炮”。

  三是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用好“高质量发展十条”,力促2家企业集团今年产值超百亿元、3家超50亿元。实施民营企业培育计划,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突破100家,助力丽宫食品等“种子企业”上市。落实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聚力引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年内全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量增至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新增50家。

  四是实施低效用地及低效企业效益提升行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高质量完成大鳌省级试点项目,推动崖门、双水、司前、三江4个项目落地实施。开展低效用地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奇榜共富广场、孖冲工业园、良德冲工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以生产技术的提升,带动红木家具、纺织、小冈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老树新花,力争年内新升规企业突破100家。

  五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新”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接下来,新会区将坚持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创建省实验室、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N”体系。用好“科创十条”,深化全过程创新链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实现高企存量超5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20家。

  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新会区大力提升镇域能级,一大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加速形成。

  双水镇、崖门镇、古井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大鳌镇入围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镇8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5个村落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经验获省级推广;“‘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案例……过去一年,新会区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涌现出多个典型示范,城乡融合发展成效初显,成绩斐然。

  今年,新会区将深入推进强镇富民兴村“十大行动”、“五个一百”共建行动,深化实施“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推动镇村发展提质提速。

  一是加快典型示范建设。加快编制城镇空间、产业、乡村、土地利用、文旅等五大规划,重点抓好省级“1镇8村”和市级“3镇20村”的典型培育。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示范带(片)、典型村打造工作,持续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做强新会陈皮这一富民兴村大产业,扶持25度坡以下新会柑种植,加快筹建中国陈皮交易中心,打造新会陈皮特色街区,高标准办好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力促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年度总产值超260亿元。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建立种粮补偿机制,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

  三是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省级“七个一”和市级“十五个一”任务要求,以“四沿”为重点加强农房风貌管控,内外兼修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的美丽圩镇。

  四是加快壮大村级经济。实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用好“强村公司”“富民工坊”等载体,带动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村组集体总收入均在100万元以上。助推奇榜村打造亿元村。

  五是加快推进绿美建设。2月19日上午,新会区高规格举办了“五个一百”共建行动助力县镇村绿化活动,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下沉到结对镇(街)开展植树活动,为推动绿美新会建设带好头、作表率,全面拉开今年绿美生态建设的序幕。新会区将全面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持续加快圭峰山、小鸟天堂等绿美生态示范建设,推进全区林分林相提升优化,全区新种树木超100万株,新增绿化里程49公里、面积50公顷,让绿色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蕞美底色。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

  今年,新会区将扎实开展十大民生实事,让千亿GDP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就业优先,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县区建设,推动“平安通”服务项目提质扩面,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发挥智慧网格作用,落实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全覆盖保障措施。

  二是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新会一中、广雅等优质学校与四个“一体化发展区”结对共建,实现公办、民营教育融合发展。推动乡镇教育全面提质,年内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1400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动广软、华商等职业院校建设。

  三是全方位守护老百姓健康。持续优化医疗卫生配套,力促区人民医院创三甲,深化推进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以二级医院标准提升双水、崖门、司前、古井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打造4个现代化中心健康城镇,不断改善城乡医疗环境。

  四是全速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冈州宾馆、时代城升级改造,完成新会书院三期修缮工程,推进浐湾片区更新活化,加快27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建设,持续做旺枢纽新城。

  五是全面激发消费潜能。大力发展夜经济、商圈经济,推动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餐饮等领域消费持续升温,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以更加活跃的人气,焕发更加蓬勃的朝气、催升更加兴旺的财气。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真抓实干,笃行不怠。

  今年,新会区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以更强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先锋、作表率。站在千亿GDP的新起点,进一步振奋龙马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开局即冲刺的拼劲,大干、快干、加油干,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江门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制造业当家】广东大力推进“万亩千亿”特色产业园建设

【制造业当家】广东大力推进“万亩千亿”特色产业园建设

  广东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日前在广东肇庆召开,广州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特色产业园、江门轨道交通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中山日用电器特色产业基地(智能家电)等19个特色产业园获集体授牌。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广东省产业园区的规模和效益都有长足进步,规上工业产值超万亿。在过去两年中广东合计培育38个特色产...

【区市动态】鹤山市:加快推进鹤山市人才驿站和中欧(江门)合作区鹤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

【区市动态】鹤山市:加快推进鹤山市人才驿站和中欧(江门)合作区鹤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

  近日,鹤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卫芳一行到鹤山市人才驿站、中欧(江门)合作区鹤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调研指导建设工作。   在鹤山市人才驿站,李卫芳现场了解驿站建设、计划开展服务和活动等情况,听取了鹤山市人社局关于人才驿站建设的工作汇报,实地查看了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办公区、成果展示区和交流活动区等设施配备。李卫芳指出,人才驿站必须立足鹤山产业发展需要,聚焦人才服...

【喜讯】台山市5家产业园成功入选2019年江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喜讯】台山市5家产业园成功入选2019年江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日前,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认定2019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江农农〔2020〕37号),认定江门市16个产业园为2019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我市5家产业园成功入选,分别为台山市丝苗米产业园、台山市麻黄鸡产业园、台山市花卉产业园、台山市生蚝产业园、台山市神秘果产业园。   我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

【喜讯】恩平3家产业园入选2019年江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将迎大发展!

【喜讯】恩平3家产业园入选2019年江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将迎大发展!

  近日,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认定2019年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   恩平市家禽产业园主要位于沙湖镇,规划总面积约7000亩。2018年产业园内家禽出栏量120万羽,鸡苗出苗量720万羽,禽蛋产量24.5吨,园区内配有自产自用饲料厂,每年为园区内种鸡和******输送饲料可达2万吨,实现家禽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16亿元。   恩平市是农业...

【深度】2023年江门市产业结构之四大支柱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区域发展差异等)

【深度】2023年江门市产业结构之四大支柱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区域发展差异等)

  江门支柱产业;江门产业增加值;江门产业空间布局   江门市一直以来是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制造的优渥平台,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推动下,工业不断在经济发展上频频发力,“十三五”时期GDP突破3200亿元大关。江门市近五年来工业增速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与工业制造业中的四大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即金属制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

【解码江门侨都新颜】城市更新、宜业宜居、生活更趋便捷:看江门滨江新区加速蝶变

【解码江门侨都新颜】城市更新、宜业宜居、生活更趋便捷:看江门滨江新区加速蝶变

  昨日,滨江新区两所优质公办学校齐开学,板块也随之热闹起来。   从一纸规划绘蓝图,到多点开花抓实干,这座“未来之城”雏形初显,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一主四副多极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架构。其中,集中力量建好滨江新区,使之成为集中体现江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央活力区。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将滨江新区打造为江门未来CB...

【高质量发展看蓬江】蓬江很快!

【高质量发展看蓬江】蓬江很快!

  从上空俯瞰江门蓬江区稻兴智能科技产业园,总面积达8.25万平方米的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建成,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投产。“我们会把深圳总部的两条产线搬过来,即弧形曲面电竞屏、会议一体机产线,同时还会把深圳、东莞的三五家上游供应商一起带过来,实现产业链企业同频共振。”江门市稻兴智能科技产业园副总经理何少涛说。   这是一个重点布局8K超高清视频产业的优质项目,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