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助力侨乡高质量发展
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是新一年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之一。图为江门“双碳”实验室。 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2月26日上午,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书面审议了江门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
回顾过去一年,江门的钱都花在了哪里?展望今年,江门又将怎样用好“钱袋子”?围绕上述话题,江门市财政局局长王远林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解读新一年江门将如何用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全市财政部门将聚焦使命任务,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担当作为,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为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王远林表示,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3.0%,达285.93亿元。在此基础上,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等,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547.6亿元。按《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安排547.6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通讯员 吴之行
“2024年是推动江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江门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提供了财力保障。”王远林介绍,去年江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55.98亿元,增长0.3%。
其中,全市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七成,充分体现了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据统计,去年全市教育支出89.73亿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88.56亿元,卫生健康支出49.65亿元。
总体而言,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攻坚要求,过去一年江门市财政局加强统筹,优化结构,凝心聚力强化重点领域保障,努力保民生促发展,推动市委“1+6+3”工作安排落地见效。“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优化债券资金投向,用好用活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统筹财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制造业当家’,高标准谋划产业园区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王远林表示。
2024年,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江门市全年共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2.28亿元。其中,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建设的资金达6.77亿元,占比55.1%;支持实施“两新”政策的资金达5.51亿元,占比44.9%。
此外,2024年江门市还发行了地方政府债券200.33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67亿元,资金主要投向珠肇铁路、高新区应急产业园、市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国道G240等对地方经济拉动较大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老旧小区改造、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再融资债券33.33亿元,包括一般债券23.74亿元、专项债券9.59亿元,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和消化部分存量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市财政局还纵深推进财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效能,部分领域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我们实施新一轮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王远林介绍,去年江门全市“一盘棋”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僵化局面;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在经营性、准公益性领域试点“补改投”改革;充分发挥绩效评估作用,持续强化重点领域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探索新路径,持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的一年,江门将如何加强资金资源统筹,突出保障重点支出?总体来看,聚力高质量发展无疑是未来一年江门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
王远林表示,今年江门市财政局将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扎实做好“两新”、“两重”、“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科技创新、制造业当家、乡村振兴、绿美江门、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保障。
例如,江门将支持加速推进软硬联通,统筹安排2.2亿元助力会港大道、银洲湖高速、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江门大道)PPP改造、国道G325、五邑路等项目建设;支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其中乡村振兴建设统筹安排1.1亿元,环境资源保护和重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统筹安排0.82亿元,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统筹安排林业发展及保护资金0.46亿元。
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2025年江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重点方向。
例如,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江门将安排工业扶持资金4.49亿元,包括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扶持资金4.25亿元、促进工业企业上规模专项和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等0.24亿元;在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方面,江门将安排扶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0.96亿元,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补助专项0.41亿元、“双碳”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0.31亿元、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粤江联合基金资助等专项资金0.17亿元等。
立足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王远林表示,接下来江门将积极争取和用好上级政策资金,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对标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项资金等上级政策性资金投向领域,积极争取各类试点示范项目,发挥各类资金撬动作用,强化“打粮食增效益”项目的资金保障;发挥专项债券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坚持高质量谋划储备项目,积极谋划一批资本金专项债券,持续优化债券资金投向,用好专项债券收储土地等政策,提升专项债券强基础、惠民生、扩投资等效能;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强化政府四本预算体系衔接,充分盘活利用各类资金资源资产,增强一般公共预算保障能力。
一座城市的财政资金怎么用,如何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关乎每一位市民。“今年,我们将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增强民生福祉,扎实推进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民生支出预计保持占比超70%,以有温度的财政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王远林说。
一方面,江门将加强就业创业保障。深入实施省“稳就业16条”和市“稳就业15条”,全面落实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重点群体税收优惠、吸纳就业补贴等稳岗扩岗、惠企利民政策。另一方面,江门将深入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支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打好蓝天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提升公共文化建设质量,统筹安排1.17亿元,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侨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是新一年江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重点。今年,江门将统筹安排3.24亿元落实社会基本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专项资金1.92亿元、底线民生项目资金(民政方向)0.71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0.32亿元等。
梳理2025年江门市财政预算支出清单可以发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依然是支出“大头”。“我们将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计划统筹安排6.4亿元,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域高中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王远林介绍。
而在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方面,今年江门继续深入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并支持重点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和落地实施。
数据显示,2025年江门将统筹安排6.82亿元强化医疗卫生保障,除了医疗卫生专项经费1.92亿元外,还包括统筹债券资金安排重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资金4.9亿元。其中,拟通过发行专项债资金支持加快江门市中心医院新院区、新三甲医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大楼等重点项目建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