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1-09-13

admin9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54

  2020年,江门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全市蔬菜产量170.6万吨,肉类产量28.2万吨,水产品产量80.8万吨;供港澳生猪12万头,约占全国供应量的16.7%;供港澳蛋制品超过7000万枚,约占港澳市场的90%……

  食在广东,人尽皆知;产在江门,实至名归。江门农业大市的招牌向来沉甸甸。日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产业将江门列为蕞高级别的“三星级”核心城市,吹响江门迈向农业强市的“集结号”。

  根据《规划》,现代农业与食品重点细分领域发展分为10个千亿级子集群和5个数百亿级子集群。江门在其中的粮食、蔬菜、畜禽、水产、调味品、功能性食品、饲料、南药、茶叶等方面皆属“强项”,与《规划》定位环环相扣,有着出色的“基本功”。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聚焦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业高质高效创新发展平台,推动江门成为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农业创新集聚区、国际化农产品集散地、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窗口市。”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少强说。

  直播镜头前,主播轻轻一戳产自江门的海鸭蛋,红亮亮的油滑溜溜地往外冒,饱满红润的蛋黄“馋”得直播间里的观众瞬间沸腾。销售通道一经打开,短短两分钟,订单量飙升至45.6万单,交易额过千万元。荧幕背后,东北小伙程浩是这一奇迹的“导演”。

  从美国留学归来后,江门海鸭蛋的“香味”深深吸引了程浩,他决心由北向南落地江门创业电商项目。短短两三年,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在程浩看来:“迅速走红的背后离不开江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更难能可贵的是,江门有着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不折不扣的‘富矿’。”

  据介绍,现阶段,江门成功创建“1+7+27”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个国家级产业示范村镇,建设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43个,形成了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这也意味着,江门“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对外公布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下简称“省级特优区”)认定名单,我市累计创建省级特优区11个,数量全省头部。

  一项项喜人成果,一个个突出数字,充分说明江门在牢牢抓住农业“特色”方面快人一步,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加快特色农业现代化,我市积极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全市制订发布农业地方标准化生产规程60项,打造各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个。

  擦亮“特色”招牌的同时,更要注重做大“优势”效应,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下一步,江门将积极探索实施农业产业“链长制”试点,开展五大行动,培育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等六大百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力争到2023年实现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链条总产值翻一番,达676亿元以上。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新会陈皮有着7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新会陈皮的生产销售曾一度跌落低谷,年产值不足300万元。

  短短20多年间,新会陈皮“起死回生”,“年薪”涨到102亿元;同时还吸引了社会投资超30亿元,注册经营主体超1000家。新会陈皮也以96.34的影响力指数,位居2020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药材产业排名榜之首。

  “以前卖一块皮,大家不理解其中的价值。谁都想不到,一块小陈皮,经过深加工,走向品牌化,就能改头换面,书写大故事。”作为见证人和参与者,坚守“陈皮梦”20多年的丽宫食品公司总经理区柏余感慨良多。

  农业品牌建设向来是贯穿“三农”事业的助燃剂。据统计,江门累计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8个,数量排名均居全省头部。此外,我市培育“粤字号”农业品牌124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增至203个。

  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江门从2012年开始实行《江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农业名牌产品发展。2017年修改后再次印发,累计奖励超过500万元。2020年,我市再度出台《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范围,让品牌兴农的规划图愈发清晰。

  “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质量高低难以一眼辨明。因此,高质量的农产品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监管体系。现代农业是高端农业、精品农业,江门须打好‘质量牌’。”鹤山市宝润山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红英说。

  2019年,江门成功跻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到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追溯、风险应急处理,织就多层次立体式“保护网”,更推出了多个“江门创新”:全省首创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全省率先施行溯源加农产品责任保险“农安保”,建设应用江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

  “从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溯源体系,打造一张张可追溯的农产品‘身份证’,到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网格化体系,我市实现食品从田间地头到餐饮消费的全链条互动监管,连续十年‘零’事故报告。”郑少强说。

  炎炎夏日,大棚内嫩绿的水培蔬菜郁郁葱葱,水培装置里的涓涓细流通过循环系统,在水池与管槽间流转;往水池抛下一把干蝇蛆,一群鱼儿跃出水面,争相进食——这是香港青年罗伟特、梁立锋、谭慧敏三人打造的“鱼菜共生”项目时常上演的一幕。

  2016年,罗伟特、梁立锋、谭慧敏来到江门从事“鱼菜共生”项目研究。2019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鱼菜共生生产系统正式落地。罗伟特等三人参加当年的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初创企业组一等奖。同年11月,三人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农业农村初创组全国头部名的成绩荣获金奖。

  罗伟特等三人并没因此松懈。“过去一年多,我们一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鱼菜共生循环农业植物工厂日益扩大,蔬菜年产量已达1000吨,成功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同时已在香港、中山、开平等地开展多个技术输出项目。”罗伟特说。

  罗伟特等三人“现代农业梦”的绽放,背后是江门大力培育乡村人才的“温室”效应,目的是以人才带动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目前,江门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8人,累计创建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7家,认定72名省农村乡土专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53家、42家和45家,一批又一批有干劲、有知识、有梦想的乡村人才正在让乡村发展日新月异。

  不仅要解决谁来干,更要聚焦怎么干,注入科技力量,攻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重大关键共性问题,推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走向广阔的侨乡大地。坐落于开平市苍城镇的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江门全力打造的农业“硅谷”。该园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和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等10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中国农科院华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累计开展科研项目42个,科研投入超5000万元。

  当下,江门正持续推进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建设。同时,我市在台山、开平、恩平三地跨区域打造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产业园核心区已累计撬动12家农产品加工冷链企业总投资33.47亿元,未来这里将“铸造”成为全省冷链物流产业“航母”。

  走进位于开平市的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士利集团”)生产车间,迎面而来的是一股股争先创优的生产热潮。作为一家老字号饼干企业,60多年来,嘉士利集团不断谋求创新发展,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4.84亿元,利润超1.2亿元。

  嘉士利集团的传承与创新,是江门食品产业发展的缩影。作为广东食品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域,江门具备良好的食品产业基础,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广东江门)”“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据统计,2020年江门市食品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2.54亿元,居全省第四。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食品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了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新会保健食品产业园和开平食品产业园等三个专业食品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以无限极、睿智医药为代表的保健食品产业集群;以顶津、天地壹号、宝矿力为代表的健康饮品产业集群;以李锦记、东古、味事达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集群;以康师傅方便面、嘉士利饼干为代表的主粮深加工产业集群。

  “江门丰富的农业资源为食品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加上江门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与粤西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吸引了不少创业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得益于此,江门的食品生产企业发展迅猛,数量达1300多家,规模达到全省第二。”江门市食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文昊说。

  近年来,我市食品生产企业主动谋求转型升级,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大力探索电商销售模式,却也遇到了新的瓶颈。“由于缺乏高端技术人才,我市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提升屡遇瓶颈,生产智能化改造进程缓慢,导致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杨文昊说。

  5月,江门正式启动“链长制”,作为我市重点产业集群中的一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组合拳”,为食品产业发展激活力、添动力、聚合力。

  5月25日,江门市食品行业协会成立。江门市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黄铣铭表示,协会将大力开展食品技术合作交流,带动相关产业链和企业加快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同时,协会将加强会员单位与政府、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助其制定发展规划、开拓市场等。

  “根据《规划》,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产业将江门列为核心城市,成功将江门食品行业的发展上升到了省的高度。‘站’得越高,也就‘看’得越远。一项项扎实有力、指向明确的政策方针,加上企业间的聚集发展,无疑将让江门食品行业在新发展中勇立潮头、创新升级,擘画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江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江门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2022-03-22

相关文章

2021-11-11

2021-11-11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素敏)日前,台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报告会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会召开,邀请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陈广汉作专题辅导报告。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劲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大荣,市政协陈瑞琪等参加会议。   陈广汉深入工业新城、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辖区企业、台城历史文化街区等地调研后...

2022-08-05

2022-08-05

  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江门市蓬江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与鹤山市雅瑶镇交汇处   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   联系地址:江门市蓬江区胜利北路140号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邮...

3宗地齐发!超126亩!荷塘这个项目再露新进展

3宗地齐发!超126亩!荷塘这个项目再露新进展

  荷兴花园位于荷塘镇龙雾岗地段龙湖花园西侧,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8.4万㎡,约126.6亩。(地块A、B建面共约5.5万㎡,地块C建面约2.98万㎡。),总建筑面积25.3万㎡。   A地块拟建6幢17-27层的住宅,B地块拟建8幢17-27层住宅、1幢2层商业、1幢1层开闭所及社区公共服务用房。两地块容积率为2.5,建筑密度为13.88%,绿地率为32.10%。...

【深度】2023年江门市产业结构之四大支柱产业全景图谱

【深度】2023年江门市产业结构之四大支柱产业全景图谱

  江门支柱产业;江门产业增加值;江门产业空间布局。   江门市一直以来是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制造的优渥平台,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推动下,工业不断在经济发展上频频发力,“十三五”时期GDP突破3200亿元大关。江门市近五年来工业增速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与工业制造业中的四大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即金属制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

一周邑见丨江门GDP增速广东第2!稳经济如何见成效?

一周邑见丨江门GDP增速广东第2!稳经济如何见成效?

  江门GDP增速广东第2!稳经济如何见成效?南都请你打分   近日,江门市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1—10月江门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延续“稳中有进”的恢复态势,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实际上,2022年以来,江门经济连续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上半年、前三季度江门GDP增速均保持广东第二,取得自1983年建市以来蕞好成绩。...

人事行政(深中(广东)高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人事行政(深中(广东)高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投递须知:该职位由企业通过授权猎聘发布在百度百聘,百度无法保证该职位真实性和有效性,建议您谨慎投递。   防骗指南:又到一年求职旺季,网络求职需要谨慎,下面是小编精心挑选的防骗精华,找工作一定要看哦!查看更多   职责描述: (一)部门管理 1、根据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时发布各项招聘信息,物色优秀、适宜人才;参与应聘考核工作。 2、负责草拟、...

全国本土新增71+15!江门多地发现密接者连夜发布通告!

全国本土新增71+15!江门多地发现密接者连夜发布通告!

  8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5例(云南7例,福建4例,江苏3例,上海2例,浙江2例,广东2例,天津1例,山西1例,辽宁1例,河南1例,四川1例)。   本土病例71例(江苏35例,湖南15例,湖北9例,山东6例,云南3例,河南2例,福建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

双水镇:银洲湖西交通便利工业重镇产业兴旺

双水镇:银洲湖西交通便利工业重镇产业兴旺

  双水镇位于新会区西南部,地处银洲湖区域西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江湛铁路,江恩城际、中开高速、银洲湖高速和江门大道穿境而过,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江湛铁路、江门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双水将成为银洲湖西岸重要交通枢纽,与江门市区形成20分钟经济生活圈,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形成1小时经济生活圈。双水镇是新会区工业重镇,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已形成拆船钢铁、电力、造纸和制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