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门“1+6”园区盘活闲置土地逾540亩
“1+6”园区盘活闲置土地542.68亩,处理空置厂房11.17万平方米,优化、提升低效企业6家……记者近日获悉,上半年江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方面取得有效进展。
据了解,按照省国资委考核任务,江门需出清(对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重组的国有“僵尸企业”共有130户。江门计划年底前完成80户关停企业出清工作,今年和明年分别完成20户和30户特困企业重组或出清工作。目前,江门暂未发现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的“僵尸企业”,《江门市出清重组国有“僵尸企业”促进国资结构优化的实施方案》已印发,并计划逐级建立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
江门积极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推动“1+6”园区提质增效。今年以来,“1+6”园区共盘活闲置土地542.68亩,处理空置厂房11.17万平方米,优化、提升低效企业6家;同时,为了化解过剩电力,江门积极发展直购电用户,并引导与台山电厂对接,上半年共有6家企业成功申请纳入省直购电大用户名单;在推动节能降耗上,江门累计完成电机能效提升任务57.61万千瓦,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落实省补贴资金1542.58万元。
据介绍,江门积极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产业转移对接工作,上半年共承接珠三角核心区项目16个,投资额16.67亿元;江门产业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8.5826亿元,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增速同比分别增长24.1%、24.58%。去年以来,江门5个产业集聚地成功纳入省产业园管理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扶持政策,产业承载区域扩大了3倍。
江门大力推进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上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1.1亿元,同比增长89.2%,增速排在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2位;大力推广“机器人应用”项目,今年共50家企业上马“机器人应用”项目,成功争取省转型升级方向(机器人发展专题)资金823万元;大力培育智能制造,成功引入沈阳机床打造i5智能产业园区;出台《江门市“机器人应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今年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持企业机器人应用,对申报省项目进行1:1配套扶持。江门还设立了“风险补偿”和“融资租赁”技改资金,缓解技术改造融资难问题。
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江门创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形成了“一心(中欧国际服务中心)一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N基地”的发展格局;江门还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上半年新增境外投资企业6家,投资额共287万美元;围绕重卡和商用车、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大健康、教育装备等五大产业,江门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吸引了一批优势产能落户,包括德尔福派克汽车零部件、国通克诺尔等项目;同时,江门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投资3亿美元的中美(江门)合作园在中国(广东)—美国(纽约)经贸合作交流会上成功签约,这是华南地区正式启动的首个与美国合作的省级国际合作园。
江门还积极开展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取缔违法、违规项目。上半年共对4376个建设项目开展排查,共确定淘汰取缔类建设项目145个,已实施淘汰关闭项目25个;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上半年共检查企业4708家,立案241宗,有效办结违法排污案件92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