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江门作为广东省老牌工业重镇,一直以来重视制造业发展,在现代轻工纺织、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有着扎实的基础。
近年来,江门一直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前景备受看好,但与此同时,制造业产业集聚不够,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今年,市政协将《关于促进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列为“一号提案”,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蝶变”。
日前,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六十七次会议,专门就“一号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协商议政。“为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我市有关提案办理单位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让我充满信心。”市政协委员、“一号提案”专题调研组成员丁成玉说。
去年12月,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面对新开局、新机遇,今年市政协“一号提案”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旨在借助提案办理过程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助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帮助与扶持力度,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新一轮可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今年“一号提案”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提交,并由市工信局牵头办理。提案提出要完善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现有成长型企业、构建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构建先进制造业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等。
今年以来,“一号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围绕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多次前往各地调研指导,我市相关部门均以提案办理为契机,推动实施“链长制”、出台并完善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上规模、强化人才支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保障工业用地等。
同时,为提高提案办理成效,市政协党组书记、蔡家华多次到各产业园区和主要制造业支柱产业、龙头项目、代表企业调研,并带队到周边先进城市学习交流。市政协还组织会议成员、提案人、提案办理单位代表多次开展督办调研,多渠道听取意见,推动提案的办理落实。
目前,“一号提案”办理已进入汇报答复阶段。“接下来,我们将围绕‘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结合‘一号提案’的各项建议,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市政协“一号提案”为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言值”建议,如何从蓝图迈向现实,关键在于各项举措的落实。
作为“一号提案”主办单位,市工信局在领办提案后,迅速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系、沟通,详细了解提案意图,在充分听取提案人意见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2021年市政协“一号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分工、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确保提案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月18日,我市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正式实施“链长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确定了未来几年江门将向企业提供40亿元的财政扶持资金、2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超5300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超19万名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向社会公众传达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决心。同时,加快编制《江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江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等产业重点专项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市重点产业发展路径。
此外,今年以来我市还通过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人才引培政策支撑等具体工作举措,进一步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了保障。例如,出台扶持资金管理细则,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蕞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旨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今年已有82家工业企业实现“小升规”……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9.3%、22.6%,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21.5、4.8个百分点,所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2.8%、41.5%,比去年全年分别高1、2.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事关江门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以“一号提案”办理为契机,接下来江门还有不少令人期待的“大动作”。
今年8月,《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在全省制造业版图中,江门与广州、深圳、佛山三座制造业强市一起被省20个战略性产业“相中”,其中更是有8个战略性产业将江门标注为“核心城市”。当前,我市正全力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六大工程”的新框架下,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愈发清晰。
据了解,接下来我市将落实省关于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链长制”,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激光与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并做优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等其余12个战略性产业。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市将通过探索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依托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力争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接下来,提案委员会也将持续关注此项议题,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建言献策,持续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了解到,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258件,参与人数426人次。经审查,立案241件。截至目前,已有237件提案得到相关单位答复,其中214件提案所提问题或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20件提案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
据悉,所提问题或建议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214件提案,涉及经济建设、医疗、教育、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促进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如市政协委员胡智政提交的《关于加快推动江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建议》,针对我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服务氛围与环境优化、物流效率与水平、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出台政策措施、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建设、解决跨境电子支付问题、打造外贸新业态等具体建议,得到提案承办单位市商务局等部门的积极响应,共同推动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改革。今年上半年,我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0亿元,是去年全年总额的2倍以上,提前半年完成了省下达今年的工作任务。
此外,今年市政协从241件立案提案中,遴选出15件作为重点提案,包括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深化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侨务工作平台建设、加快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实现新会陈皮(广陈皮)标准化体系建设等。记者了解到,目前15件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将继续加强与市府办、提案办理单位、提案人的沟通、联系、协调,继续做好提案的办理及答复工作,并提前做好明年提案的培育工作,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江门现阶段发展实际,找准选题方向,以“小切口”打造“精品提案”,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皇智尧王睿)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