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2390亿元!江门市全力开展新一轮招商攻坚
成功举办“融通大湾区·同心向未来——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创新航5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完成主体建设,创造了江门速度;引进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公司、专精特新等标杆型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132个……
2月27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我市努力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成立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设立15个市外招商点,引进项目总投资1830亿元,增长17.9%,投资超1亿元(含,下同)项目超300个,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2023年,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我市将坚持把制造业招商作为支撑保障制造业当家的重要抓手,以“拼、抢、实”的工作姿态,奋勇争先,大干快上,全力开展新一轮招商攻坚,确保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争取目标为239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比超80%,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超45个。
2月3日上午,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二次现场会暨2023年头部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举行。殷浩轩 摄
记者从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了解到,2023年,全市招商系统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明确招商主攻方向。立足当家产业优势,锚定产业新赛道,围绕构筑“10+10+N”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及做优做强3个超1000亿产业集群,滚动更新优化产业链招商图谱和路线图,瞄准根植性强、竞争力强、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科技类制造企业,积极开展靶向招商、链主招商、以商引商。
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链已形成从研发、制造、检验检测到检修的全产业链条。郭永乐 摄
构建“大招商”格局,营造“学赶比超”招商氛围。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危机感紧迫感,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首位任务、重要抓手、一号工程,压实县(市、区)主要领导招商责任,鼓励市直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参与招商、服务招商,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为江门市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建言献策,构建全员招商、上下联动的“大招商”体制。
立足高质量发展,健全项目评价体系。坚持“寸土生寸金”,开展“亩均”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优化完善招商项目准入评审办法,进一步细化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亩均投资、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将宝贵、有限招商资源优先匹配优质项目。
强化驻点招商,拓展招商渠道。持续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统筹共享全市招商资源,重点拓展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加快布局成渝、华中地区,市县两级共建驻点招商联络处、共组招商小分队,全市每月确保至少10支招商小分队驻外招商。搭建驻点招商大数据平台管理系统,信息化督导驻点招商各项工作开展。大力拓展招商渠道,扩大招商“朋友圈”。
打好“组合拳”,增强招商支撑能力。激活各类市场招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台市场化招商实施办法,市本级联合各县(市、区)共同聘请“招商合伙人”“招商顾问”“高级商务代表”,共享项目线索和研究成果;借力深江合作、省产业转移合作,依托产业转移主平台、重点园区,推进与深圳、广州、东莞、中山等地“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招商合作。
以目标为导向,改革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项目落地论英雄、以到位资金看成效”的招商成效综合测评标准体系,既重“质量”也重“效率”,既管“引进”也管“落地”,实施“月通报、季督促、年考核”,推动项目加快落地转化、建设达效,做到每月有进展,每季有成效,全年有突破,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打造招商铁军,开展专业招商。配强配优招商队伍,物色一批“懂经济、懂产业、懂政策”的高素质人才充实招商队伍,打造作风过硬的招商引资尖刀连。鼓励各县(市、区)选派蕞优秀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到招商岗位锻炼,在经济发展的“头部线”考察锻炼干部。打造“全市招商引资大讲堂”培训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链、项目投资布局、产业政策研究等加强培训,增进交流,增强谋划项目、发现项目、研判项目、服务项目能力。招商行政业务与专业专职招商适度分工,支持招商人员“轻装上阵”,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真正实现“招商引资人员不是在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张浩洋)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文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