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创新成为蕞亮眼的底色

admin6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25

  江海区把“两中心一基地”和安全应急产业园建设作为全区“头号工程”向纵深推进。邱昱摄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坐落于江门东大门,东邻中山,毗邻港澳,是江门市中心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中,江海区用仅占全市1%国土面积的工业用地,年均创造了全市近13%的规上工业总产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海区发展活力显著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改善。今天的江海,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实现了285.32亿元,十年内年均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十年内年均增长11.3%。今天的江海,创新成为蕞亮眼的底色,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持续争先进位,从2015年的第77名上升到2021年的第55名,全面完成江门市对高新区“破六进五”的争先目标;今天的江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江海区正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江门市委“六大工程”,落实区委“五大行动计划”,实施江门高新区争创全国50强三年行动计划,在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攻坚克难,争当全市工业立市重要引擎,向“千亿产值园区”目标迈进。

  ●南方日报记者张泳渝通讯员陈晓君

  金秋时节,一场“国字号”应急主题峰会在江门举行,院士专家、头部企业汇聚侨乡。江门市江海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阶段性成果备受行业认可。

  产业是江海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安全应急产业就是“关键支撑点”。作为江门市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主战场,江海区把高标准建设安全应急产业园作为全区“头号工程”,加快构建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围绕安全应急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开展精准招商、选商和扶商。

  今年,江海区在60多天内成功引进20余个安全应急相关项目,推动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形成研发、孵化、加速、基地、基金、服务多层次的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体系。

  江海区工业经济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产业发展量质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据统计,江海区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以上。

  十年来,江海区在创建创新之城的路上未曾停歇,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和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19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2.5%,截至2021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1.9件,以上数据均位居全市首位。

  重创新,谋发展。江海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到4%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4%,产值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拥有新型研发机构、工程中心等349家,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7家,孵化载体面积超60万平方米,数量居全市前列。

  良好的创新氛围成功“孕育”出多家创新主体,为实现全区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科技型小微企业达12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52家,9家企业被火炬中心认定为瞪羚企业,鑫辉密封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江门河南岸,傍晚灯光渐次亮起,岸边街道逐渐喧嚣。集休闲运动、工业遗存、总部经济及观光于一体的城央绿廊串连起儿童公园、釜山公园、下沙公园、江门船厂遗址公园、白水带等多个景点,催生了网红滨水多功能经济带,人水和谐的生态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江海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幸福城市。江门市中心医院新院区正加快建设,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江南小学、实验小学等扩建项目动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落地;龙溪湖时尚运动中心、纸厂河滨公园等为市民增添了休闲新去处;下沙人行天桥的建立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江南市场的升级改造让市民逛菜场像逛超市一样省心……

  以碧道建设为例,江海已建成42公里碧道,打造城央绿廊碧道、西江外滩碧道、乡村绿廊碧道、龙溪碧道四条各具特色的碧道,位于江海区的9公里城央绿廊段被定为万里碧道省级试点,成为江门市唯一入选的碧道试点。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江海区奏响城乡高质量融合进行曲。

  在江海,不仅有火爆各类社交媒体的“彩虹村”、青年创意集市,还有高人气的龙溪湖帐篷营地、都市农业生态公园的映日荷花。一批先进典型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向民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富横社区,“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门市“美丽侨村”直冲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英南村……

  自2018年起,江海区连续三年蝉联全市乡村振兴考核头部名。近年来,江海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侨乡特色、江海特色,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有序推进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用心用情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江海区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之路,奋力打造全市工业立市重要引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高新创智城、网驿江门智造科技港、电子信息产业港等科技综合体建设,打造金瓯路“创新创业大道”。同时,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园区”全链条培育体系,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工业立区制造强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壮大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3+2+1”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引进和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美丽江海——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依托城央绿廊、白水带、龙溪湖等山水资源,做好“显山露水、治山理水”文章。聚焦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大力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能力。

  ●2021年江门国家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第55名,全面完成“破六进五”,展望“冲刺50强”。至2021年底,累计189个超亿元项目落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2家,获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

  ●十年间,江海区累计完成16个老旧小区改造,老城区累计完成城市提质工程24项,总投资14.9亿元;建成图书馆、科技馆、龙溪湖阅读中心、儿童公园、体育公园、都市农业生态公园等完善的文化体育旅游配套

  ●十年间,江海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1条,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英南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男子误把酵母粉当感冒药给老婆喝

  凯旋!中国女篮首批队员今日启程回国:机舱内挂满红旗

  拜登曾提醒泽连斯基别总说援助不够

  老师布置数一万粒米 全家出动帮数

  12岁小学生身高1.9米 当排球小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江门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04-25

2022-04-25

  为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部署,落实《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江门市促进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加快5G商用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5G技术与社会经济各领域融合发展,根据《江门市5G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我局决定组织开展2022年江门市5G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江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发布到2035年江门城镇常住人口超400万

《江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发布到2035年江门城镇常住人口超400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卓栋通讯员谭耀广   记者14日从江门市政府获悉,《江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发布。按照《规划》,到2035年,江门城镇常住人口超过400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江门基本形成人口均衡发展态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城镇常住...

【喜迎二十大蓬江这十年】“冲天干劲”棠下镇:产城融合示范先行工业重镇江门样板!

【喜迎二十大蓬江这十年】“冲天干劲”棠下镇:产城融合示范先行工业重镇江门样板!

  蓬江产业园从“零散”到“集聚”,   十年间,棠下镇在市委、蓬江区委的周密部署下,迎来新一轮发展,一跃成为江门市内工业总量头部发展重镇。变化显而易见:   ——从量到质,这里正强势集聚工业发展新动力,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健康食品、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产业空间格局逐步成型;   ——从破到立,这里正不断迸发乡村振兴新...

【解码江门侨都新颜】城市更新、宜业宜居、生活更趋便捷:看江门滨江新区加速蝶变

【解码江门侨都新颜】城市更新、宜业宜居、生活更趋便捷:看江门滨江新区加速蝶变

  昨日,滨江新区两所优质公办学校齐开学,板块也随之热闹起来。   从一纸规划绘蓝图,到多点开花抓实干,这座“未来之城”雏形初显,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一主四副多极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架构。其中,集中力量建好滨江新区,使之成为集中体现江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央活力区。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将滨江新区打造为江门未来CB...

【高新(江海】江门侨梦苑首个税务驿站在江海区揭牌启用

【高新(江海】江门侨梦苑首个税务驿站在江海区揭牌启用

  为深入落实“侨都赋能”工程,以侨胞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为侨服务水平,进一步擦亮中国(江门)“侨梦苑”金字招牌,近日,粤港澳大湾区侨梦苑税务驿站(广东江门)启用仪式在江海区粤湾云谷智慧产业园举行。   据了解,江门“侨梦苑”是全国首批挂牌的6家“侨梦苑”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在非省会、非经济特区城市设立的“侨梦苑”。江门“侨梦苑”在江门市实施...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1年江门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1年江门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PART4:江门市产业园发展现状   产业园区集聚着众多的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是江门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江门落实“珠西战略”的重要载体。同时,产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园区经济对江门市经济发展贡献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江门产业园总计549个,其中,蓬江区、新会区、江海区产业园区较多均超100个。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一行到江门双碳实验室参观考察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一行到江门双碳实验室参观考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一行到江门双碳实验室参观考察   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到江门双碳实验室参观考察,为实验室建设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国家能源集...

中央、省、市媒体走进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开展“南粤家政”主题采风活动

中央、省、市媒体走进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开展“南粤家政”主题采风活动

  原标题:中央、省、市媒体走进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开展“南粤家政”主题采风活动   为了宣传全省各地在推动“南粤家政”工程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体现“南粤家政”工程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就业创业、带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2021年7月19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中新社、中国经济日报、中国报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20多名中央、省、市媒体代表走进南粤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