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城市空间重塑路径——以江门市创意产业园区(珠西智谷)城市设计为例
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城市空间重塑路径——以江门市创意产业园区(珠西智谷)城市设计为例
以窄路密网、小尺度街区为特征的开放街区是促进城市紧凑、高效、低碳发展的重要空间模式,也是未来城市开发和更新的发展方向。开放街区对于我国目前优化城市空间质量、公交慢行优先、促进社会交往和弱化社会隔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产业升级背景下运用开放街区理念对城市中心地区生产空间的重塑进行思考,通过分析过去大型封闭街区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城市交通不畅、土地低效利用和绿地私有化等方面的问题,从提升路网的连接性、提高地块建筑密度及将附属绿地转换为公园绿地3个方面探讨适应开放街区理念的更新方法与思路。
龚斌;庄洁;;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城市空间重塑路径——以江门市创意产业园区(珠西智谷)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7年S2期
王勇;夏健;;试论历史街区空间的“异托邦”特质[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2期
臧鑫宇;王峤;;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J];风景园林;2017年04期
小林正美;张光玮;;学生与居民协作开展的历史街区复兴设计:专家工作营介入的高梁市社区活化营建[J];装饰;2017年05期
吴屹豪;;基于形态学和类型学的城市历史街区研究策略与启示——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年08期
金浩;;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改造优劣势条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年10期
宋德萱;王莹珺;;步高里街区空间风环境优化设计[J];住宅科技;2016年06期
张玛璐;杨宁;;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旧街区空间生产演进机制探讨[J];建筑学报;2015年10期
刘国伟;;各国社区开放成主流 两大宪章改写世界街区史[J];环境与生活;2016年Z1期
李呈琛;张波;李开宇;;国外可持续街区研究、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02期
董明如;陈力;关瑞明;;厦门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复兴探讨[J];福建建筑;2011年03期
胡莹;叶红;;基于文脉视角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年04期
胡莹;;文脉视角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诠释[J];中外建筑;2010年12期
叶红;胡莹;;营造历史街区活力的城市设计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9年03期
孙鹏飞;;生态城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11期
黄烨勍;;以街区尺度适宜性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7年08期
徐浩田;邬晨玲;张立恒;;复合街区公共空间可能性再塑——以呼和浩特市绥远城垣遗址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年08期
陈天;臧鑫宇;王峤;;基于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规划策略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徐本安;冯革群;;街区功能与形态的演变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以宁波市药行街为例[A];2015年浙江省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王芳;张波;;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常伟才;王懿珣;;空间绩效视角下的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更新策略——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A];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7年
刘妍;徐苏宁;赵小双;;哈尔滨街区空间形态调适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7年
戴林琳;许碧霞;丁启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C];2015年
李龙;;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读后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康旺泉;卢学伟;刘平;;“开放街区”视角下大连市居住区支路体系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交通规划)[C];2016年
李江;李琳琳;;“小街区、密路网”空间模式的制度环境探讨——对宜宾市莱茵河畔小区案例的剖析和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6年
李晨;左进;;从低效走向高效——城市存量街区更新实践探索一[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6年
王振;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城市微气候的街区层峡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姚圣;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邬尚霖;低碳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任娟;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黄媛;夏热冬冷地区基于节能的气候适应性街区城市设计方法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晨;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D];东南大学;2016年
刘代云;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的空间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袁辛;南京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调查及整治策略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胡小雨;历史街区轨道交通站域地下空间设计要点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赵永浩;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到历史街区活力复兴[D];天津大学;2007年
马汀;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城市老旧街区更新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曹印闻;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哈尔滨靖宇街区空间更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姚心淇;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复兴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王彦 本报记者;街区规划,我们都不是旁观者[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
通讯员 广萱 广服萱 本报记者 乔国军;扬州申报省级老字号集聚街区[N];扬州日报;2018年
本报记者 黄尖尖;让百年纱厂成为蕞亮眼创业街区[N];解放日报;2018年
曹蕾 本报记者 裴秋菊;从历史中走出的北京法源寺街区[N];中国文化报;2018年
张海涛 本报记者 裴秋菊;北京市西城区:推进街区整理 提升核心区品质[N];中国文化报;2017年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