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园区再造”跑出“加速度”高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江门:“园区再造”跑出“加速度” 高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过去一年,江门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市委“1+6+3”工作部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各领域工作成效显著。岁末年初,江门市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回眸2022》,展示2022年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再现侨都各界拼搏足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笃行实干、阔步前行、谱写新篇章。敬请关注!
江门拥有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蕞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是广东省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过去一年,江门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随着园区规划建设加速,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迅速集聚,“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正强势崛起。
新年伊始,走进位于北组团蓬江产业园的海目星(江门)智能生产基地新能源制造智造生产车间,不少工人正在调试检测设备,力争今年头部季度实现“开门红”。
2017年落户江门以来,海目星(江门)一路提速疾驰,2022年实现企业产值超过30亿元,五年内翻了30倍,逐步发展成为江门“激光+自动化”领域的龙头企业。
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水斌介绍说,他们公司总部在深圳,希望在珠三角寻找更适合海目星发展的一个园区,后来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江门,政府也非常大力地支持产业的发展。公司相继拿了两期96亩土地,整个园区面积是18万平方米,可以满足到海目星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
近年来,海目星(江门)扎根蓬江,深耕新能源动力电池、大型激光钣金切割、光伏行业等五大装备线的业务。飞速发展的同时,海目星(江门)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头雁”效应,搭建起华南激光谷产业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实现补链、强链、延链,为行业崛起、园区发展注入更强的生命力。
聂水斌介绍,公司将联合广东省激光协会共同打造一个华南激光谷,并打造成激光与高端装备、智能装备产业集群。2023年会继续推进双碳、动力电池、Micro/Mini LED在江门的产品的投产,把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放眼南组团,2022年,位于台山市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的广海湾经济开发区迎来了RCEP生效等重大发展机遇。开发区坚持产城深度融合,一方面围绕主导产业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加速“双碳”产业集聚,另一方面规划2000亩土地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
江门市广海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启旋表示,总投资150亿元的LNG战略储备基地项目、120亿元的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项目、60亿元的汇宁时代储能项目已签约顺利推进。同时正在密切对接投资40亿元的风电装备制造等十多个优秀项目。
同时,广海湾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势头强劲,目前深水港口建设全面启动,10万吨级煤炭码头、5000吨级重件码头等工程进展顺利。综合交通路网建设稳步推进,多条园区道路建成后将完善黄茅海跨海通道东西互通周边路网,进一步优化环境筑巢引凤。
陈启旋表示,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共同组成大湾区的跨海跨江通道群,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广海湾汇集,进一步接受深圳、东莞等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加速产业外溢项目的进驻。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10项重点指标位列全省头部,超额完成征地超2万亩,推动100项建设基础配套工程,完成投资超过170亿元。
接下来,江门将继续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加快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高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健钰表示,2023年要实现集聚区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300亿元。积极主动地承接国内外尤其是大湾区产业的有序转移,继续有序地推动省产业园扩园。重点在硅能源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继续谋划大项目,加快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园、安全应急产业园以及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等11个特色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开开心心过大年!春节在江门,带你解锁N种玩法!
一晚上40人中招!春节期间,江门街坊千万当心......
官方明确:严查!江门已查获并曝光54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