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聚势腾飞

admin9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10

  8月10日,珠海高新区5.0产业新空间推介会于深圳举行;中山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日前正式成立;江门全球招商大会近日在香港、澳门和江门三地同步开启……今年以来,珠江口西岸三市与东岸城市之间互动频频,区域融合发展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议题。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下称《指引》)中,提出根据人口、用地、设施关联、生态连通、空间治理等因素综合识别各都市圈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重点协调的地域空间范围。

  珠江口西岸的协同发展,事关整个区域高质量发展。《指引》提及,支持珠中江联合申报地铁,逐步启动建设珠海鹤洲市级中心,建设珠海—江门、中山省级大型产业集聚区等内容,为珠江口西岸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当前,广东正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区别于广深,西岸的珠中江三市如何共同塑造区域内生发展动力?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未来将呈现怎样的发展面貌?

  都市圈的雏形,由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群发展而来。

  学界认为,都市圈是指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由核心城市及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

  资料显示,17世纪,伦敦已经初步形成都市圈结构。1944年公布的《大伦敦规划》,划定伦敦都市圈“四个同心圈”的增长边界,伦敦都市圈的发展基础自此奠定。此后,东京都市圈的建设成型,被视作世界级都市圈的典范。

  上世纪90年代,都市圈的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学术界,并逐步运用在国内大城市的发展规划中。1995年发布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首次提出“南京都市圈”的说法。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都市圈被写入其中。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的培育上升到国家层面。

  在广东,“打造珠中江经济圈,推进珠江西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已出现多年。

  2009年,珠海、中山、江门三市签定《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规划、交通、产业、环保、应急处理等方面展开合作,珠中江一体化区域合作正式启动,成为继广州、佛山签定同城化合作协议后,广东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2年,《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规划(2012-2020年)》对外公布,《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珠中江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陆续发布,珠江口西岸一体化发展步入正轨。

  202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外公布《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首次提出五大都市圈概念,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规划在列。

  直到2021年12月,《广东省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公开发布,进一步明晰广东五大都市圈范围。

  《规划》指出,培育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以珠海为核心加快推动珠中江协同发展,联动阳江协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

  而此次发布的《指引》,则根据人口、用地、设施关联、生态连通、空间治理等因素,综合识别各都市圈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重点协调的地域空间范围。

  当前,大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突破口就是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对接融合。对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而言,“黄金内湾”无疑将为西岸城市协同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如今,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已经形成以电子元件、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未来通过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等跨江跨海交通大动脉,将有效承接来自东岸地区的产业外溢,加快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迈进,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工业载体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看来,都市圈的发展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强核心型,起到为大城市疏散的功能,避免大城市病,缓解单一城市发展负担,广州、深圳都市圈便是其中代表。另一种则是绿心型,目的是要维持区域高品质生活水准,共同涵养都会地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发展与绿心型相似。”马向明举例说,国内外绿心型都市圈的发展代表,如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集聚区,其突出特点是采用线性辐射方式发展并建立“绿心”“绿楔”和缓冲带;国内长株潭都市圈就是围绕“绿心”建设,维育一个共同的地区生态系统。

  他认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呈现环布式多中心的发展。在这种结构下,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宜居品质比较好,结构比较稳定,但都市圈内部缺乏主导城市,要素的流动缺乏方向。

  数据显示,2021年珠江口西岸都市圈GDP为11049.2亿元,其中,珠海的GDP占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比重为35.1%。而深圳、广州GDP占所在都市圈的比重分别达到68.61%和65.4%,核心城市的牵引带动作用显著。

  “近邻不强,强邻在远”是珠江口西岸城市群发展的真实写照。马向明建议,珠海、中山与江门三个城市需要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让要素流动起来,这样才能带动整个都市圈的活力,打破现有的发展态势。

  “未来,珠江口西岸城市不应追求大规模的人口发展,而是要提高发展的品质。珠三角未来要形成新的核心,不应是以人口和经济总量为衡量,而是功能上的核心。”马向明说。

  此外,需要特别提及的一点是,交通互联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交通系统领域,《指引》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包括积极推进广珠澳高铁等项目研究与建设,加快推进中南虎城际、南珠中城际、云江城际、珠阳城际等项目研究与建设,织密都市圈高铁城际轨道网,促进珠中江地区快速联系。同时提及,一体化推进城市轨道建设,支持珠中江联合申报地铁建设。

  马向明认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应把市域与跨市轨道交通需求相结合,注重交通廊道的布线,从绿色低碳出行的角度进行谋划。

  “由于珠中江三个城市能级量级较小,单个城市发展地铁难以达到申请条件,所以要把城际轨道跟市内公共交通的需求融合起来。例如广佛江珠城际建成后,既是江门对外连接广州和珠海的跨市通道,又能为江门的江北新区到珠西枢纽提供市域交通解决方案。”他说。

  融合互动是都市圈内城市发展的动力源,也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维度。

  20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珠海、中山、江门等7个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上述纲要实施3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协同创新、产业协作、民生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合作平台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从经济体量上来看,2021年珠江口东岸深莞惠GDP约为4.65万亿元,珠江口西岸珠中江约为1.10万亿元,东西两岸仍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局面,大湾区内一体化联动效应有待提升。

  在此现状下,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该如何塑造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记者观察发现,今年以来,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在产业招商、工业发展上频频出招。

  江门坚定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全力推动“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上半年,全市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54个,同比增长1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1%。近日召开的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成功推动111个项目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超1661亿元。

  中山全面打响“工改”攻坚战,拓展高质量发展产业空间,提升产业附加值。上半年,中山市签约项目182个,投资金额约23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14个,占比过半。7月11日,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正式成立,将作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为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破题探路。

  珠海坚持产业头部、制造业优先,稳步迈向万亿工业强市。上半年,珠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8.61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排全省第二位。珠海工业投资也保持强劲增势,同比增长39.9%,增速高于全省21.8个百分点。

  三个城市的发展有其共性。马向明认为,由于都市圈的空间形态限制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比较难推进同城化建设,但在共性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上,比如供水、生态休闲产业等方面,三个城市可以共同谋划。

  “发展亦要在共性中寻找个性。”他认为,由于三个城市的不同,珠中江可以依托不同的地域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力,让要素流动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活力,打破现有的发展态势。

  “珠海因靠近澳门以及陆路连通香港,与港澳密切联系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中山通过深中通道探求深圳产业外溢,桥头堡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江门通过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重回河运时期的交通重镇。”马向明说。

  可以预见,未来,珠江口西岸三市各骋所长,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联系日益增强,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浪潮中,珠中江将乘势而上。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11月8日江门人才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江门市1宗商业办公用地

2022年11月8日江门人才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江门市1宗商业办公用地

  中指云网讯:2022年11月8日,广东省江门市成交1宗商业/办公用地,江门人才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底价10398.00万元竞得JCR2022-170(蓬江24)号地块,楼面价1257元/㎡。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JCR2022-170(蓬江24)号地块,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岛钻石路与环岛东路交汇处东南侧地段,商业/办公用地,出让年限 4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24...

4连涨!揽金超16亿江门全市网签1741套!市区成交破千环涨超7成

4连涨!揽金超16亿江门全市网签1741套!市区成交破千环涨超7成

  枢纽新城成功出让一宗 49.3 亩的商住地,成交总价 41169 万元,折合成交楼面价 5010 元 /㎡;时隔一天,今年蓬江首宗宅地顺利出让,成交总价 21790 万元,折合成交楼面价 5000 元 /㎡;滨江江景靓地招标 小插曲 出现, 宗地招标或有延迟,未知绿城何时进江门,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城建方面,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合龙,未来江门至深圳仅需 1 小时;...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要闻:东莞全市划定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今年将整备3000亩以上产业土地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要闻:东莞全市划定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今年将整备3000亩以上产业土地

  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东莞:《东莞市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方案》出台,今年内将整备3000亩以上连片产业土地。   东莞:沙田镇和安村挂牌1宗M3三类工业用地,出让面积约20万平方米。   惠州:大亚湾溢价成交2宗M1一类工业用地,合计出让面积约23万平方米。...

【聚焦高质量】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基地项目落户睦洲!

【聚焦高质量】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基地项目落户睦洲!

  近日,新会区睦洲镇人民政府与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基地项目落户企业在深圳举行签约仪式,并同步举办睦洲镇招商推介会。区领导刘洪斌、谭圣钳,睦洲镇及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并见证签约。   本次活动是睦洲镇首次在深圳举办项目签约仪式,也是首次在签约仪式上联办招商推介会。据悉,本次共有9家企业参与集中签约,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签约项目合作总额约10亿元。借助项目签约契机...

万科签江门战略合作二手房市场或将入秋……8月21日地产快讯

万科签江门战略合作二手房市场或将入秋……8月21日地产快讯

  8月18日,江门市政府与万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万科集团总裁祝九胜见证签约。根据协议,2020年至2025年期间,万科集团将在参与江门市属国企战略合作,参与城市更新、“轨道+物业”投资建设、TOD建设等。   近日,从多个信源处独家获悉,央行、住建部将召集部分房地产公司8月20日起在北京面谈,目前,已有多家房企收到通知,并将赴京与监管部...

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新兴县赴广佛江招商推介

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新兴县赴广佛江招商推介

  2月1日,新兴县组织招商团队前往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开展招商推介、项目引建工作。这是新兴县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省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以及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表态发言要求,继1月31日举办新兴县2023年头部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顾问聘请仪式后的又一快招实招。此次外出招商由副县长梁雄伟带队,县商务局、县工信局、新成工业园管委会等单位一把手参加。...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1110-1116)|中南高科泰州再获双园中电光谷(句容)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1110-1116)|中南高科泰州再获双园中电光谷(句容)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

  当前位置:首页厂房土地资源中南高科 正文内容亿翰产城园区周刊(1110-1116)|中南高科泰州再获双园中电光谷(句容)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中南高科:标准厂房租售 全国上百园区招商中 4000123021   1.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 物价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2.前三季度规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超万亿元   3.工信...

佛山园区土地招商

佛山园区土地招商

  万洋集团是一家制造业集聚平台运营商和中小企业集群服务商。集团拥有投资开发、产业招商、建筑施工、园...   丹灶镇横江 290方 宅基地 出售   土地简介:丹灶镇横江 290方 宅基地 出售。 地理位置优惠,投资自用均可, 永久使用!!!   丹灶金沙集体工业用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