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江海|园区再造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今年,江海区追逐春光,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面擂响奋进催征战鼓。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招商大会,在港澳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一把手”带队抢开局……今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以当仁不让的姿态主动去闯、主动去创、主动去干,奋战全区“高质量发展深化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产业园区是发展“平台”建设的关键一环,江海区通过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提升产业承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奏响制造业强劲升级的“主题曲”。
在江海区龙溪湖公园一侧是全新的安全应急产业园区,现代化的玻璃幕墙连成一片,刚入驻的企业正紧锣密鼓地安置厂房,摩尔电子、芯联电、优巨新材料、航天华南安全应急产业园等大项目均集中在此,各式现代化厂房矗立,来往江海区的客商评价:“这有过去深圳的影子。”
△江海区全力推进“园区再造”工程。图为江门高新区产业加速园。邱昱 摄
江海区已吹响新旧动能转换的“变奏曲”。
产业要发展,园区建设要先行。紧扣江海区主抓的六大产业,江海区以大视野进行谋划,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主动深化与广州、深圳的产业协作、园区共建,奋力打造“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
在江海区出台的《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江海区提出深化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攻坚拓展连片产业空间、推进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四大举措,突破性地进行了通盘考量,统筹性地拿出了覆盖江海区各类产业空间利用形式的解决方案,让有限的产业空间发挥蕞大效能。
以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为例,结合“打造千亿产值园区”的目标,江海区将总规划766.67公顷的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划分为“安全应急产业总部+孵化基地”“产业加速园”“产业基地”三大功能区域,分为四期开发建设,邀请国内一流团队,高标准编制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完成产业规划、概念性规划等。
在基础设施上大胆投入,34条道路全面动工,其中包括中江高速路改扩建工程、会港大道等外联交通要道,安全应急产业园区新港路、龙溪路、云沁路等产业园配套道路。营造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生产空间,15分钟满足吃、住、行、衣、娱的产城融合优质生活空间,让企业只需专注主业,安心生产,更加有信心留在江海。
一个个产城“双向奔赴”的故事也在江海上演。
“安全应急产业总部+孵化基地”引进了质朴科技、滕森科技等5家企业总部和长城紫晶、航天科工等25家与安全应急产业相关的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加速园”引进了彩霆光电、康迈斯(广东)医用品等15个安全应急产业项目。仅一年时间,江门高新区就以高分获评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两年完成,保持安全应急年均产值营收增长13%。
村级工业园改造是江海区进行园区再造的另一大抓手。2022年,该区就出台“工业类用地升级改造的实施意见”,鼓励连片改造,根据改造后容积率,对项目改造主体进行奖补。比如,容积率达3.0以上的,按改造后建筑面积120元/平方米的标准奖励,以此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今年优惠政策再度加码,对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期间予以3元/平方米/月的租金补助,制定村级自留用地和升级改造用地开发规范,创新开发模式,提升村级用地产业承载力和质量效益。
如今,江海区村级工业园一路升级,众多村走上“狂飙”之路。“老网红”外海街道直冲村大胆盘活土地自建厂房,厂房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年产值13亿元,村集体经济分红连年上升。外海街道七西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做好要素保障,成功建成占地超5.33公顷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有效对接“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节点,村级经济净收入逐年提高,连续两年获得“经济增速先进单位”称号。礼乐街道威东村大草围工业园区引进骑士智能家居、长荣食品等一批优质企业,布设生产线、招聘新员工,一派生机勃勃。
目前,江海区诸多“工改工”项目已形成广泛经验,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江海|园区再造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