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冲刺千亿GDP制造强区!江门新会区招商推介大会在深举行

admin8个月前 (10-01)江门产业信息50

  新会区负责人向与会嘉宾进行城市推介。

  2月23日,“新启大桥时代 会见智造未来”江门市新会区招商推介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的举办,正是新会区迅速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通过加大智能装备、硅能源及储能等领域招商力度,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打造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的又一生动实践。

  广开“招商门” 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2022年以来,新会区全面落实江门市委“1+6+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以“一园三中心”为抓手,狠抓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平台建设,大力开展重点产业招商,交出了引进亿元项目、10亿元项目等6个“全市头部”的满意答卷。据统计,2022年新会区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561.32亿元,成功引进超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13个,引进知名企业项目11个;通过江门市招商联席会议评审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为43个和402.5亿元,项目挂网率62.8%,供地率53.5%,交地率53.5%,动工率48.8%,其中蕞重要的交地率和动工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排东部三区一市前列;工业用地出让共38宗192.13公顷,同比增长185%,成交土地款11.42亿元,为历年之蕞。亮眼成绩单背后,是新会区全面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全力施展构建全区招商“一盘棋”、产业链招商攻坚、驻外招商阵地开拓、承接产业抱团转移等创新组合拳。

  此次招商盛会,新会区招商引资成果同样丰硕,共达成计划总投资278亿元的18个项目签约,并与金融、人才、基金、智库、媒体等多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引资引智的双赢局面,为新会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动能。

  新会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现场签约。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新会区招商引资屡创成效,离不开优越的区位条件、成熟的产业平台以及开放的营商环境。作为“珠西枢纽”“湾区门户”,新会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处于深圳、广州、珠海、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枢纽6个机场中心,拥有全省第四大高铁站——江门站,目前已开通运营广珠城际、江湛铁路和广珠铁路,并将建设深江铁路、珠肇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大动脉”。随着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加快建设,新会将通过区内10条高速,北连广州都市圈,中接深圳都市圈,南通香港澳门,充分融入“广深港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创造产业和城市发展新优势。

  依托得天得厚的交通区位,近年来,为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新会区不仅将招商阵地前移、对接服务前置,更是在产业平台和营商环境方面下足功夫。聚焦“一园三中心”,着力打造“两个新城、三大组团、六个园区”,新会区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优质人才和项目拓展预留了广阔充裕的空间平台。围绕布局传感器、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新会已规划建设包括新能源汽车双碳产业园、“专精特新”科技园、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园等在内的一大批定位明晰的产业园区,且每个产业平台在服务配套上按照“五个一”(一个街区、一个公园、一所学校、一家医院、一个产业服务中心)实现提质升级。为凝聚招商引资新动力,新会还大力支持和鼓励先进制造业投资,密集出台“黄金十条”“科创十条”“人才十条”“效益十条”等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扶持政策,建立起“人才驿站+人才系统+人才管家”“三位一体”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国有建设用地交易“交地即交证”,推行“休息日预约”“中午不打烊”服务,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嘉宾介绍新会区亮点。

  2023年,新会区率先吹响冲锋号角,开春以来连续召开三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并把今年定为“服务企业提质年”,力求在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的“大战”中一马当先,全力以赴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

  扬帆湾区风正劲,勇立潮头踏浪行。当前,广东加快步伐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征程中,随着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深圳、江门两地产业实现互补发展、互促共荣大有可为。接下来,新会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项目为王、制造业当家,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干劲狠抓项目落地、建设,以项目为抓手促投资、稳增长,通过打造一批5.0产业新空间、开展“全员全产业链招商”行动等举措,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全力以赴冲刺千亿GDP强区,为江门担当广东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和主战场、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贡献新会力量。

  (原标题《冲刺千亿GDP制造强区 江门新会区全面对接深圳谱新篇》)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张露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4-08-19

2024-08-19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敏锐)近日,我市发布《江门咖啡产业投资指南》(以下简称《投资指南》),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地块指标及配套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为国内外客商提供精准全面的投资信息服务。   当前,江门市人民政府正与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共同建设“中国(江门)咖啡消费产业基地”。《投资指南》指出,江门是全球领先的咖啡器具生产基地,拥有300多家咖啡器具及零配件企业...

「新盘亮相」银洲湾产业小镇盛大启幕:江门唯一蒸汽燃气双通园区高标可定制厂房租售

「新盘亮相」银洲湾产业小镇盛大启幕:江门唯一蒸汽燃气双通园区高标可定制厂房租售

  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西翼产业高地江门新会区,区域内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大湾区内继前海、横琴、南沙后又一顶级战略规划,项目则处于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启动区的银洲湖产业带核心。   占地面积250亩,一期规划用地5.4万㎡,总建筑面积10万㎡,集高标厂房、服务中心、人才宿舍为一体的高品质产业园区。...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门打造中国教育装备产业高地再提速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门打造中国教育装备产业高地再提速

  今年9月16日,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驻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下简称“南教城”)。据了解,双方将强强联手、形成合力,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本地教育装备产业信息化、集约化、工业化进程。   作为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军企业,广州创显科教股份的进驻对推动江门教育装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教城运营方江门同宏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邵继民...

【江海观察】“螺蛳壳”里拓乾坤

【江海观察】“螺蛳壳”里拓乾坤

  转眼间,正月过半。这半个多月来,江门市应急产业园招商中心成为了江海区的焦点。这里吸引了市、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调研团登高望远,更迎来了全国人大代表小组的集中视察,热闹非凡。   一位跟随视察的干部提及令他印象深刻的小细节:来自珠海、中山、江门等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在招商中心驻足良久,多角度拍摄记录。离开时,他们纷纷称赞园区在湾区中的卓越表现。   江海...

专家学者探讨深中通道与江门机遇的热点话题

专家学者探讨深中通道与江门机遇的热点话题

  江门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在沙龙活动上以《深中通道将重构江门城市发展格局》为题作主旨演讲,从深中通道是大湾区“一桥跨三圈”重大交通设施、深中通道对江门意义极其重大、深中通道给江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江门如何“引流入江”“载体接流”“环境驻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阐述。   刘志坚表示,为抢抓深中通道历史机遇,广州南沙、中山和珠海作了许多谋划,江门...

中创新航一期项目产品下线会给江门带来什么?

中创新航一期项目产品下线会给江门带来什么?

  4月23日,万众瞩目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产品下线。作为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中创新航项目进入实质生产阶段,给上下游企业带来了配套协作的全新机遇,更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闭环注入了澎湃“电能”。   改革开放初期,江门曾有“电池王国”的美誉。带着这样的基因,江门在新发展阶段抢占新能源电池赛道,势头迅猛。涵盖产业电池制造、电池生产装备...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年江门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年江门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PART5:江门市重点产业园分析   本报告重点介绍了江门滨江新城、江门国家高新区、新会银洲湖、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鹤山工业城及恩平工业园等1+6重点产业园。   新会银洲湖规划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其中五个核心园区面积40平方公里。作为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蕞有优势、基础蕞好、条件蕞好、蕞有前景的区域,新会银洲湖担当起先导区的角色,...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3年珠海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3年珠海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近几年,珠海市积极出台完善产业园区发展政策,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全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效果明显,全市产业园共计408个。目前,珠海正以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向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中用力,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将有利于珠海蓄积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