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评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简本)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江门市江海区,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 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993 年 2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建立江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 批复》 ,批准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为 47.1 平方公里;2001 年 2 月 15 日江门市委市政府下发了 2 号文,将用地面积调整为 18 平方公里;2007 年粤发改 区域〔2007〕335 号文审定该园区规划面积为 12.21 平方公里。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引进项目 460 多个,形成了电子信 息、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生物制药、光源等支柱产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其区域开发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 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责令限期办理环评手续的通知》 (粤环函〔2007〕277 号) , 责令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 2007 年 12 月 30 日前向省环保局报批开发区的规划 (或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高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概况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概况 1.1 建设规模与地理位置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江门市江海区,位于江门市市区东南部,西 江西岸,隔西江与中山市古镇相望。规划面积 12.21 平方公里,现已开发面积为 7.21 平方公里,待开发面积 5 平方公里,具体见图 1。园区四至范围为:东至西 江,南至江中高速公路,西至金星路,北至五邑路。其中包括若干特色产业园, 如机电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 业基地。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建成珠江三角洲中部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基地;完善商 业、居住及公共设施配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蕞终形成环境优美的功能综合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分区的结构形态为集中式多组团格局,分为五个组团,即一个居住 及生活组团、四个工业组团。 ①居住及生活组团位于高速公路以北、 江睦路以东至西江西岸, 总用地 445.8 公顷。 ②头部工业组团位于高速公路以北、南山路以西的用地,总用地约 324.4 公 顷。 ③第二工业组团位于南山路以东, 江睦路以西, 高速公路以北, 总用地 420.7 公顷。 ④第三工业组团位于高速公路以南、 云沁路以北, 东至西江边, 总用地 432.1 公顷。 ⑤临江工业组团位于高新区的东南部至西江, 用地狭窄, 总用地 227.5 公顷。
1.4 园区建设开发的存在问题 园区建设开发的存在 存在问题
(1)配套设施不完善 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园区所在区域生产生活污水,大部分没有 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涌,致使企业周围的河涌水质恶臭,丧失了任何 的使用功能。 产业园区及其周围区域各区雨水管道大部分为雨污合流的管线,如果将这 雨水也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那么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和数量。所 以应当对现有管线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减轻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担。 园区及其周围区域燃气供应均以液化石油气和液化煤气为主,基本上没有 使用天然气,所以管道建设不完善,今后实现全区使用天然气的难度很大。 (2)周边环境污染相对较重,环境容量有限 周边环境污染相对较重, 流经园区的麻园涌、龙溪涌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河涌水质大多 未能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河涌普遍存在萎缩、淤积、污染、涌障等问题,水环境 容量减少,流态差,纳污能力、自净能力和排污能力下降。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3)企业规模参差不齐,污染较重的企业还占相当比例 企业规模参差不齐, 产业园区入园企业在规模、类型、效益等方面参差不齐,既有规模大、效 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还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效益相对较差并且资源能源消 耗较重的企业存在。
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高新区对水环境造成影响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园区的废污 水将纳入新建的江海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江海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马鬃沙 涌,排往龙泉滘水闸后汇入礼乐河。本评价主要预测各规划年建设污水处理厂和 未建设污水处理厂,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排污对马鬃沙涌、礼乐河、九子 沙河和虎坑水道水质的影响程度。 2.1.1 预测评价因子 CODCr 和氨氮 2.1.2 预测源强 根据园区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汇总结果,预测源强见表 1。 表1
污染物 建设 10 万吨/日江海污水处理厂 不建设江海污水处理厂 建设 20 万吨/日江海污水处理厂 不建设江海污水处理厂
①江海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 江海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
近期(2010 年)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使马鬃沙涌排口处(0m) CODCr、 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12.998mg/L、 0.873mg/L, 龙泉滘水闸处 (7km) 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10.364mg/L、0.696mg/L。远期(2015 年) 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使马鬃沙涌排口处(0m)CODCr、氨氮浓度分别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比现状降低了 9.799mg/L、0.337mg/L;龙泉滘水闸处(7km)CODCr、氨氮浓度 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7.814mg/L、0.269mg/L。 近期(2010 年)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使礼乐河上游的新民断面 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0.038mg/L、0.003mg/L,浓度贡献削减比例 分别为 48.1%、42.9%;南冲水闸断面 CODCr 、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0.01mg/L、0.001mg/L,浓度贡献削减比例分别为 47.6%、33.3%。虎坑水道上游 的园艺场断面 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0.016mg/L、0.001mg/L,浓 度贡献削减比例分别为 48.5%、50%。叠加现状值后,南冲水闸断面氨氮虽仍超 Ⅴ类标准,园艺场断面 CODCr、氨氮仍超Ⅱ类标准,但两断面的浓度值均有所降 低。 远期(2015 年)废水经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排放,使礼乐河上游的新民断面 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0.029mg/L、0.001mg/L,浓度贡献削减比例 分别为 36.7%、14.3%;南冲水闸断面 CODCr 浓度别比现状降低了 0.008mg/L,浓 度贡献削减比例为 38.1%。虎坑水道上游的园艺场断面 CODCr 浓度比现状降低了 0.012mg/L,浓度贡献削减比例为 36.4%。叠加现状值后,南冲水闸断面氨氮虽 仍超Ⅴ类标准,园艺场断面 CODCr、氨氮仍超Ⅱ类标准,但两断面的浓度值均有 所降低。 ②江海污水处理厂未建成运行 若江海污水处理厂未如期建成,高新区近期(2010 年)废水排放,使马鬃 沙涌排口处(0m)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增加了 21.953mg/L、1.745mg/L, 龙泉滘水闸处 (7km) CODCr、 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增加了 17.505mg/L、 1.391mg/L。 远期(2015 年)废水排放,使马鬃沙涌排口处(0m)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 现状增加了 31.005mg/L、2.677mg/L;龙泉滘水闸处(7km)CODCr、氨氮浓度 分别比现状增加了 24.722mg/L、2.134mg/L。 近期(2010 年)废水排放后,使礼乐河上游的新民断面 CODCr、氨氮浓度 分别比现状增加了 0.062mg/L、0.005mg/L,浓度贡献增幅分别为 78.5%、71.4%; 南冲水闸断面 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降低了 0.017mg/L、0.002mg/L,浓 度贡献增幅分别为 81%、66.7%。虎坑水道上游的园艺场断面 CODCr、氨氮浓度 分别比现状增加了 0.026mg/L、0.002mg/L,浓度贡献增幅分别为 78.8%、50%。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考虑本底浓度,南冲水闸断面氨氮超过Ⅴ类标准,园艺场断面 CODCr、氨氮超Ⅱ 类标准, 远期(2015 年)废水排放后,使礼乐河上游的新民断面 CODCr、氨氮浓度分别 比现状增加了 0.087mg/L、0.008mg/L,浓度贡献增幅分别为 110.1%、114.3%; 南冲水闸断面 CODCr、氨氮浓度分别比现状增加了 0.024mg/L、0.002mg/L,浓度 贡献增幅分别为 114.3%、66.7%。虎坑水道上游的园艺场断面 CODCr、氨氮浓度分 别比现状降低了 0.036mg/L、0.003mg/L,浓度贡献增幅分别为 109.1%、50%。考 虑本底浓度,南冲水闸断面氨氮超过Ⅴ类标准,园艺场断面 CODCr、氨氮超Ⅱ类标 准。 2.1.4 主要结论 高新园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将纳入新建的江海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通 过江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排放后, 虽然尾水排放口附近水域有限范围内的水质 浓度有所上升,但由于污水集中处理,区域污染负荷得到削减,纳污范围外排的 污染负荷总量减少,混合区外水域水质浓度将降低,因此,可减轻礼乐河、马鬃 沙涌水质污染,缓解高新区发展对礼乐河等河流水环境造成的压力。 若江海污水处理厂未按期建成运行后,园区废水排放将使目前排入礼乐河、 九子沙河、虎坑水道的污染物负荷有所增加。
高新区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燃气排放的 废气等。 本评价主要预测计算高新区未来发展污染源变化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 程度。 2.2.1 预测因子 选择 SO2、NO2(以 80%NOX 计)和 TSP(以烟尘计)三种 2.2.2 现状污染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现状污染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与分析 根据高新区已建成区域污染源调查结果, 已开发的高新区的大气污染产生量 为 SO2 为 563.1t/a,NOX493.8t/a,烟尘 1713.6t/a。 。NOX 与 NO2 之间的转换系数 取 0.8 进行转换计算,则 NO2 排放量为 395.1t/a。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①小时平均浓度 在常规气象条件下,S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高新区工业园区内,蕞 大小时浓度值为 0.039mg/m3,占标准值的(0.50mg/m3)的 7.8%;NO2 地面污染 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工业园区内,蕞大小时浓度值为 0.027mg/m3,占标准值 的(0.24mg/m3)的 11.3%。 在静风条件下,S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高新区工业园区内,蕞大小 时浓度值为 0.190mg/m3,占标准值的(0.50mg/m3)的 38.0%;NO2 地面污染浓 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工业园区内,蕞大小时浓度值为 0.133mg/m3,占标准值的 (0.24mg/m3)55.4%。 ②日平均浓度 在典型日气象条件下, 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SO 处,蕞大日均浓度值为 0.0630mg/m3,占标准值(0.15mg/m3)的 42.0%;N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处,蕞大日均浓度值为 0.046mg/m3,占标准值(0.12mg/m3)的 38.3%;TSP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 在 园 区 管 委 会 北 侧 500m 处 , 蕞 大 日 均 浓 度 值 为 0.192mg/m3 , 占 标 准 值 (0.30mg/m3)的的 54.0%。 ③年平均浓度 在联合频率气象条件下,S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处, 蕞大年均浓度值为 0.034mg/m3, 占标准值 (0.06mg/m3) 56.7%; NO2 的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高新区管委会北侧 500m 处,蕞大年均浓度值为 0.025mg/m3,占标准值(0.08mg/m3)的 31.3%;TSP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 在 园 区 管 委 会 北 侧 500m 处 , 蕞 大 日 均 浓 度 值 为 0.103mg/m3 , 占 标 准 值 (0.20mg/m3)的的 51.5%。 高新区已开发区域在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的日平均浓度贡献率如表 6.2-10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SO2 贡献率范围 13.6%~67.9%;NO2 贡献率范围为 11.1%~92.6%;TSP 贡献率范围为 9.8%~70.6%。 高新区已开发区域在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的年平均浓度贡献率如表 6.2-11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SO2 贡献率范围 9.1%~35.8%;NO2 贡献率范围为 5.6%~48.1%;TSP 贡献率范围为 13.5%~82.6%。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2.2.3 开发区未来发展的空气环境影响预测 根据工污染源预测结果,园区开发完毕后,园区的大气污染物增加量为 SO2 为 310.8t/a,NOX197.5 t/a,烟尘 342.7t/a。NOX 与 NO2 之间的转换系数取 0.8 进 行转换计算,则 NO2 排放量为 180.0t/a。 ①小时平均浓度 在常规气象条件下,S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工业园区内,蕞大 小时浓度值为 0.022mg/m3,占标准值的(0.50mg/m3)的 4.4%;NO2 地面污染浓 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工业园区内,蕞大小时浓度值为 0.016mg/m3,占标准值的 (0.24mg/m3)的 6.7%。 在静风条件下,S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工业园区内,蕞大小时 浓度值为 0.106mg/m3,占标准值的(0.50mg/m3)的 21.2%;NO2 地面污染浓度 蕞大值出现在园区工业园区内,蕞大小时浓度值为 0.053mg/m3 ,占标准值的 (0.24mg/m3)22.1%。 ②日平均浓度 在典型日气象条件下, 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SO 处,蕞大日均浓度值为 0.035mg/m3,占标准值(0.15mg/m3)的 23.3%; N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处,蕞大日均浓度值为 0.022mg/m3,占标准值(0.12mg/m3)的 18.3%;TSP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 在 园 区 管 委 会 北 侧 500m 处 , 蕞 大 日 均 浓 度 值 为 0.038mg/m3 , 占 标 准 值 (0.30mg/m3)的的 12.7%。 ③年平均浓度 在联合频率气象条件下,SO2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处, 蕞大年均浓度值为 0.019mg/m3, 占标准值 (0.06mg/m3) 31.7%; NO2 的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处,蕞大年均浓度值为 0.011mg/m3,占标准值(0.08mg/m3)的 13.8%;TSP 地面污染浓度蕞大值出现在 园区管委会北侧 500m 处, 蕞大日均浓度值为 0.021mg/m3, 占标准值 (0.20mg/m3) 的的 10.5%。 高新区未来开发新增大气污染物在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的日平均浓 从中可以看出, 2 贡献值范围为 0.002~0.025 mg/m3; SO 度贡献值如表 6.2-12 所示,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NO2 贡献值范围为 0.001~0.014mg/m3;TSP 贡献值范围为 0.002~0.028mg/m3。叠 加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之后,占标准限值范围为:SO2 45.3%~79.3%、NO2 23.8%~100.0%、TSP 为 41.3%~86.7%。 高新区未来开发新增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敏感点的年平均浓度贡献值如表 6.2-13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SO2 贡献值范围为 0.001~0.013 mg/m3; NO2 贡献 值范围为 0.001~0.008mg/m3;TSP 贡献值范围为 0.001~0.015mg/m3。叠加环境质 量现状监测值之后,占标准限值范围为:SO2 50.0%~90.0%、NO2 18.8%~58.8%、 TSP 为 23.5%~47.5%。 2.2.4 主要结论 广东江门市高新技术园区完全建成后,在一般天气条件下,园区内排放的大 气污染物对园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在不利天气条件下(静小 风、典型日) ,园区外排大气污染物对开发区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会产生轻 微影响, 但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园区范围内的局部区域; 从年平均落地浓度来看, 园区外排大气污染物对园区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也会产生轻微影响, 但影响 区域主要集中在园区局部区域。 总体而言,广东江门市高新技术园区完全建成后,其新增外排大气污染物对 园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轻微,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噪声污染源分为工业噪声源、交通噪声源、建筑 施工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源。交通噪声是高新区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因此本评 价以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和区域环境噪声预测为主。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园区所在区域的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 2 类标准限值(区域内,昼间:60 dB(A),夜间:50 dB(A))和 4 类标准限值(道 路两旁 30m,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 预 测 结 果 表 明 , 园 区 昼 间 主 干 道 在 道 路 两 旁 30m 处 的 噪 声 值 略 高 于 70dB(A),次干道能达到评价标准要求,夜间在 30m 处均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由 于道路交通的影响,高新区建成后其区域环境声级将有所提高,在距离主干道 210m 处,昼间声级为 59.9dB(A),夜间声级为 54.0dB(A)。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区域环境噪声受工业噪声、交通噪声、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只考虑人 口密度变化的情况下,园区规划水平年区域噪声预测结果表明,园区噪声水平随 着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升高。 高新区区域噪声在 2010 年和 2015 年两个预测年份昼 夜噪声值比基准年分别提高了, 两个预测年份的高新区各园区区域昼夜噪声值基 本满足 2 类标准适用区的要求。 所以在两个预测年份的广东江门市高新技术园区 的区域噪声环境基本可满足要求。
2.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与评价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分析与评价
广东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废物和生活垃圾, 这 些固废物如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破坏景观。 根据江门发展规划,高新区固体废物采用露天堆放、卫生填埋和垃圾焚烧相 结合的处置方式。该区域规划建垃圾焚烧厂一座,在对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技术 改造的同时,考虑择址新建垃圾填埋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不同的物化性质 采用综合利用、回收或填埋方式;有毒有害危险废物一般交有资质处理危险固废 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运往垃圾焚烧厂焚烧,不宜燃烧的生活垃圾运往城市垃圾 填埋场填埋。高新区固体废物收集将按照集中运输的原则,在服务范围内设置垃 圾中转站,并在商业街、城市干道及一般道路两侧设置废物箱,在居民生活区设 置垃圾箱。
3 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1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高新区废气治理的原则是分散治理,高新区不建设集中废气处理设施。 废气污染控制的原则是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 由各化工生产企业在装置内或 企业内进行治理,因此,对于进入高新区的企业必须提出明确的废气污染控制要 求。 制定高新区企业的能源准入政策——只准使用电能及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禁止使用重油或者原煤,严格控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的排放。 采用蕞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控制各种挥发性原材料的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 各种挥发性物质的排放量与排放浓度必须以国际先进的污染控制指标进行控制,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引进先进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技术与设备。 在高新区进驻的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数量且热量需求量较大时, 建议考虑建 设集中供热问题。 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卫生安全防护距离, 在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内不得有集中 的居住人口和员工密集生活区。 对高新区进行绿化,增强高新区自身的合计空气净化能力。
(1)加快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加强生活污染源治理,实施截污工程,将所有 园区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 在污水处理厂未建成以前,对于高新区耗水较大的企业,必须由企业自行设 置污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马鬃沙涌;污水厂建设后,高新区各 企业的生产废水必须在装置内或企业厂区内进行预处理或回收处理, 使其水质达 到排放至高新区污水管网的水质要求。 (2)未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限期整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未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限期整改, 期整改 对于目前尚未实现达标排放的江门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公司、 江门亿都电子 科技有限公司、江门维亮化工有限公司、江门嘉仪家用制品公司、江门健威国际 家具有限公司、江门吉华光电精密有限公司要求其限期整改后达标排放,并实施 清洁生产审核。 (3)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施中水回用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经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进入中水处理工艺, 水质指标可以达 到中水回用标准,出水作为高新区浇洒道路、冲洗以及绿化浇灌等用途的用水, 从而降低工业生产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4)严格控制进入高新区的企业 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就要对项目提出严格的要求, 各进驻企业必须采用国际先 进的生产工艺和水处理技术,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对污水处理过程和排放口进行连续监控, 对于排放的生活污水在排放前设置 监控池,确保全面达标排放。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6)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 对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实施控制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积极推行 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 实施全过程的环境控制和管理, 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7)切实控制园区新增污染源 ) 对于新污染源的控制与规划, 首先是对引进项目设置合适的环境保护准入条 件。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则优先引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就加以限制或者提 出工艺与生产的改进措施,达到相应的条件后方可进入。 (8)区域水污染控制建议 ) 根据水环境调查,CODCr、氨氮、溶解氧水质现状超标,因此高新区的建设 需要对 CODCr、氨氮、溶解氧进行消减以提供环境容量。
高新区内的主要噪声源为各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 锅炉、 鼓风设备、 抽风机、 反应釜等,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噪声污染防治主 要采取隔声、消声、吸声、减震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高新区内企业厂界噪 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48-90) 三类要求。通过对生产源的 合理布局,控制工业企业内的环境噪声。
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的蕞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使用 清洁生产技术、改革生产工艺、加强生产管理等达到。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治理固 体废弃物的另一个途径。 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以及控制二次污染等都是至关重 要的。 在固体废物的转移过程中,应严格选择安全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固体废 弃物的托运者、承运者和装卸者应严格按照国家、广东省和江门市有关危险货物 和化学危险品运输的管理规定执行。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泄漏、散逸、破损等措 施,实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求的废物运输货单制,将固体废物安全送至目的地 进行蕞终处置。
4. 施工期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本评价主要针对高新区尚未开发的 5 平方公里土地, 评价本项目在今后开发 建设过程中,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 减轻对环境不利影响需采取的措施建议。
4.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 环境空气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可能给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大气污染源将主要是施工扬 尘。预测结果表明,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不会超过施工场地下风向 100m。 此外,混凝土的制备、汽车运输扬尘、施工人员食堂火烟及油烟污染物、施 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等也可能对施工场地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 定影响。但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源强较小,排放高度较低,因此本项目施工期间排 放的这些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范围较小,影响程度较轻,应该不会 对本项目拟建址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4.1.2 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 环境空气影响 影响防治措施
(1)开挖、钻孔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 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 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2)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 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 (3)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 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 (4)运输车辆加蓬盖,且出装、卸场地前将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 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 (5)合理选择施工堆场和混凝土搅拌场的位置,对易起尘物料加盖蓬布。 (6)对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 扬尘。 (7)施工过程中,应禁止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工地食堂应尽 量使用清洁燃料(例如液化石油气或电) 。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8)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
4.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大类。 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 厂房基建的开挖和钻孔时产生的泥浆水、 机械设备运行的冷却水、 砂石料的冲洗、 混凝土的搅拌及养护等施工过程。施工生活废水主要来自施工生活区食堂、冲凉 房、厕所粪便等。施工期间的废水如不妥善处理,有可能对周围河流的水质产生 一定影响。
(1)在施工过程中,定时清洁建筑施工机械表面不必要的润滑油及其它油 污,尽量减小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与水体的直接接触。 (2)对废弃的用油应妥善处置。 (3)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 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4)对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加强管理,严禁这些固体废物 进入水体,对水体产生污染。 (5)对施工污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施工场。 (6) 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水及冲孔钻孔桩产生的泥浆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不得污染现场及周围环境。 (7)在回填土堆放场、施工泥浆产生点应设置临时沉沙池,含泥沙雨水、 泥浆水经沉沙池沉淀后排放。 (8)施工工地的粪便污水需经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 (9)工地食堂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后方可排放。
4.3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影响与减缓措施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源主要是各种工程施工机械。 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而 衰减, 距离声源 50m 处的声级值可以达到 56~66dB(A), 白天基本上可以达到 《建 筑施工场界噪声源限值标准(GB12523-90) 》的要求,晚上噪声值较大的如钻桩 机、钻孔机等机械如处于离 界 50m 时,其边界处的噪声值将超过《建筑施工场 界噪声限值标准(GB12523-90) 》标准限值的要求。 距本项目蕞近的声环境敏感点是本项目西面 50m 左右的江门一中。施工机 械的噪声在 50m 处的噪声蕞大值为 66.0,因此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江门一 中的声环境影响较大,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
(1)禁止使用各种打桩机。 (2)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在作息时间(中午或夜间)作业。 (3)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加强对施工设备的 维修保养。 (4)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对声环境质量 要求较高敏感对象(例如施工人员休息场所等),并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 范。必要时在高噪声源周边设置临时隔声屏障,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5)在有市电供给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 (6)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作业时间,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对高噪 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 (7)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减少汽车会车时的鸣笛噪声。
4.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 减缓措施 固体废物影响与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以及施工人员 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施工废物随意丢失会占领一定的空间或影响景观。生活垃 圾会在微生物和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烂,发出恶臭,成为蚊蝇滋生、病菌繁衍、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鼠类肆孽的场所,是引发流行性疾病的重要发生源。
4.4.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必须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弃余泥渣土。 (2)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 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 (3)选择弃土场不应占用农田,也不要靠近江河和水库。弃土场应选择具 有完善水土防护的场所。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应交由环卫部门定期 清运。
4.5 施工期生态影响与减缓措施 施工期生态影响与减缓措施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植被破坏、 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改变、水土流失和对景观的影响。其中蕞主要的影响是水土流失的影响,其危害 性表现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河流水质混浊,影响了水体的使用功能,造成河道 泥沙淤积,降低河道、河涌的泄洪能力。
(1)植被保护措施 施工期项目所在地的大部分植被将会消失。 但是项目边缘地带的植被和河涌 旁的植物群落应尽量结合绿地建设争取保留。虽然现有的植物群落物种不够丰 富,但这些物种是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乡土植物,因而是当地植被建设的基础。 施工期应尽量保留这些植物群落和物种,并适当地对其进行改造,是改善区域生 态环境的良好途径。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为减少水土流失量,在建设期间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水土的防护: ① 建设单位在动工前应在必要地段完成拦土堤及护坡垒砌工程, 在整体上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形成完整的档土墙体系; ② ③ 在厂区周围设置防洪墙或淤泥幕,可防止对河涌的淤积影响; 在厂区以及道路施工场地,争取做到土料随填随压,不留松土。同时,
要开边沟,边坡要用石块铺砌,填土场的上游要设置导流沟,防止上游的径流通 过,填土作业应尽量集中和避开暴雨期; ④ 隔带。 ⑤ 在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程序,协调好各个施工步骤,雨 在推挖填土工程完成后, 要及时在地面的径流汇集线上设置缓流泥砂阻
季中尽量减少地面坡度,减少开挖面,并争取土料随挖、随运、减少堆土裸土的 暴露时间,以避免受降雨的直接冲刷,在暴雨期,还应采取应急措施,尽量用覆 盖物覆盖新开挖的陡坡,防止冲刷和崩塌; ⑥ 各个分项目建成以后,及时恢复被扰乱的地域,重新组织未利用的小块
土地,种植人工植被,辟为花园或绿地;开发区管理部门应组织人员对园区内荒 芜的地块栽种人工植被,减少自然的水土流失。 (3)景观建设与保护措施 在构建厂房、住宅区时,要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工业园区内地形地势来规划 建筑物的布局、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外观、风格、材料、色彩等,使之与 工业园区整体基调一致,整齐协调。
5. 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5.1 大气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本区域的空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限值是在保证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 上提出,并考虑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江门市其它工业大气污染排放的 影响,建议指标为:SO2 1254.73t/a,NO2 4538.37t/a,TSP2989.8t/a。根据污染源 预测章节,高新区建成后,SO2 的可能排放量为 880.8t/a,NO2 的可能排放量为 1202t/a,TSP 的可能排放量 2059.7t/a,低于建议指标值。 本高新区域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限值的蕞后确定, 应该由江门市环境保 护总局根据江门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蕞后确定。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结合广东省水环境容量核定结果和 《江门市新会区今古洲经济开发试验区区 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相关结论,建议广东江门市高新技术园区 CODCr、氨氮总量 控制指标分别为 427.8kg/d 和 94.6kg/d,排放浓度控制为 40mg/L 和 8mg/L。
综合分析表明,就目前高新区外部环境而言,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大气环 境承载力相对较为充足且有保证,但是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较低,土地利用因高新 区边界附近分布着村民居住点而受到限制。 以上两项是高新区在生产运营过程中 的制约因素。 根据《江门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随着江门市农村社区环境 》 整治、禽畜养殖粪便处理、水源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建设、水生态恢复工 程等项目的开展,土地利用结构将日趋合理,基础设施将日趋完善,预期水质改 善将会为高新区提供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所需的总量控制指标。
6. 环境风险评价 6.1 环境风险分析
结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风险类型的定义,确定本项目的 风险类型为:污水事故排放。在事故发生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全部未经处 理直接排放进入高新区附近纳污水体。 污水处理厂发生事故的原因较多,设计、设备、管理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污水 处理厂运转不正常。但一般发生污水直排事故的可能性较小且容易处理和恢复。
6.2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事故
(1)加强高新区及各厂区污水处理厂内各种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各设 备运行工况保持良好,降低设备故障造成的风险影响,同时,应对主要生产设备 采用一用一备的方式,如水泵等,一旦发生小故障,可及时补上,不会耽误处理 时机。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2)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职工的操作、技能等的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失 误引起事故性污水集中排放。 (3)严格控制高新区内工业企业排入截污管网的废水水质,避免因进水水 质波动较大,引起高新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尾水超标排放造成的影响。 (4)加强管理,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建立完善的管 理制度,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等,消除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降低可能出现的风 险影响。 (5)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环境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做到万一出现环境风险,可以及时启动风险应急预案,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 (6)建议对污染物处理系统配置一台备用发电机,防止停电情况下发生事 故排放;加强对废水处置系统的安全检查,防止废水处置系统发生故障造成污染 物的事故排放。 (7)废水处理系统实行自动监控,及时掌握废水的处理情况,做到达标排 放。规范生产和废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8)在配套的废水处理工程中,增设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容量合理 的事故应急池,并可在应急池进、出口处各设一闸门,一旦出现事故,可先将进 水口闸门关闭排尽应急池内水量,再关闭出水口闸门,开启进水口闸门,将事故 排水引入暂存,待污水厂恢复运营时,再返回处理达标后排放。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主导产业, 分别是机电一体化 与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与节能产业;三个次主导产业,分别是电子 信息产品制造业、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软件与现代服务业。 结合高新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园区的入园条件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以下 几个方面: ① 本园区工业项目为机电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产品、 生物技术与制药、软件产业等,属于一类和二类工业,入园工业项目必须符合国 家、广东省和江门市的有关产业政策,避免污染严重和低附加值的企业入园。 ② 企业采用行业内的蕞新清洁生产技术,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有明确的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并能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企业有明确的环境改善 目标,要求企业在入园后的 3~5 年内获得 ISO14000 认证。 ③ 入园企业不得使用燃煤或重质燃油等作为燃料,生产过程和员工生活过 程必须使用清洁能源。 ④ 进驻高新区企业的建设必须符合园区规划,并进行必要的绿化与环境建 设,企业自身的环保设施必须完善和有效运行。 ⑤ 对进入园区的企业,禁止引进国家明令淘汰的、对环境和资源均造成较 大危害的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 园区准入产业名录见 2。 表 2 园区准入产业名录
类别 鼓励类 允许类 工业类型 1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2 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 3 软件与现代服务业 1 机电一体化与装备制造业 2 新材料产业 3 新能源与节能产业 1 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建筑陶瓷、建筑材料陶瓷釉料和原料、石 材深加工、玻璃矿砂) 2 钢铁及有色金属(耐火材料、铸钢水、高纯度稀土金属、磁铁矿精选、冶炼 矿渣综合利用) 3 造纸工业 4 制革工业 5 农药工业 禁止类 6 炼油工业 7 电镀工业 8 纺织印染工业 9 电力工业 10 冶炼、加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放射性矿产项目 11 致癌、致畸、致突变产品生产项目 12 国家明文禁止的“十五小”和“新五小项目”
8.规划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 8.1 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高新区针对江门市工业发展的基础、 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和高新区产业发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展的总体要求进行的总体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打造江门市高新技 术产业的“一链、一圈、一极” ,即打造“江门大机电一体化产业链” ,做大“珠 江西岸新材料产业生态圈” 、培育“广东西部新能源产业增长极” 。 这种产业布局,综合考虑了高新区产业规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原 有的环境和比较优势,布局基本合理。
高新区利用园区原有的基本功能格局, 依据统一管理、 灵活定位、 功能互补、 突出产业特色的原则,结合高新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将高新区分为两大产业中 心区。
8.3 高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高新区确定的城市规划用地分类, 居住用地面 积过大,不符合高新区用地规划要求,从高新区自身规划要求出发,将原来高新 区的居住用地 306.84 公顷,调整为科研用地 113.87 公顷,一类工业用地 113.68 公顷,预留居住用地 79.29 公顷。因此,高新区土地利用规划经修编,完全符合 江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和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
高新区具有明显的生态环境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位,对吸引 一些国内外的大型企业落户非常有利。
8.5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 生态适宜度分析
园区居住区土地利用适宜度为“较适宜” ,可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区;工业区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为“适宜” ,可满足一般和较高标准的工业生产行业进行厂 区建设。
8.6 开发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要求协调性分析
高新区规划园区位于《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近期建设重点 的滨江组团、江海组团和新会组团之中,高新区的产业规划符合江门市以现代制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造业为主导的定位和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高新区规划园区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产业为主 导,与《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具有一致性。 《江门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征求公众意见稿)提出紧紧围绕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个中心环节, 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引才工作,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促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江门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征求公众意见稿)明确逐步增加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 产值比例, 高新区的发展规划与 《纲要》 的要求是协调的。 江门市高新园区的土地利用规划, 均符合江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
广东江门市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选址合理。战略定位 高,发展目标明确。园区的建设对江门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经环境影 响评价,我们认为在落实《江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本报告书所 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的前提下, 高新区开发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 响是可以缓解和接受的,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