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推进“园区技校”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江门市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改革为契机,持续深化技工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合作培训评价。
今年,江门推进“园区技校”建设,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江门市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5月底,全市新型学徒制培训备案企业112家,培训备案累计6105人;全市对接产业园区和企业建成“园-校”共建联合体16家、“园区技校”培训点40家、园区技能大师工作站14家、“园区技校”信息共享中心12家,四类载体助力园区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养技能人才10322人次。
江门技工院校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结合学校专业优势,以岗位技术规范为标准,以技术和知识更新调整为重点,将公共培训资源投入到市场蕞紧缺的环节上,解决企业自身培训资源不足,社会上培训项目不适应、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开展“新型学徒制”“校企双制”等方式让各县(市、区)基层企业都可以获得技工院校的培训服务。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组织到鹤山工业城、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和蓬江产业园等5个产业园区,走访重点企业45家次对接需求,为20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37个培训项目,计划进企提供精准化培训服务。
技工院校为园区内企业“一对一”设计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实效,有效解决了过去院校培而不用、企业用而不培的资源错配问题。
推进“校企双制”模式落地。首个“园区技校”项目“江门市技师学院恩平智造学院”先后对接恩平市艾普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集雅电器有限公司、博泰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帕思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制定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面向恩平市企业全面推广招生。
推进园区技术项目对接活动。市技师学院与广东今科机床有限公司、江门市凯博力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资深工程师合作,先后完成“纸板箱机器人码垛线”“智能对刀检测器”等6项校企合作项目,科研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
目前,江门三所技工院校与中车、海信电子、大长江、李锦记等2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63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培训3700名,通过订单班、冠名班,实现校企招生招工一体化,技工院校学生在校内接受企业派出导师授课,实训、实习期间直接进入工厂,提前适应岗位节奏,适应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团队。
与新会技师学院合作的博道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根据提前了解到的学生信息,为学生安排适配岗位,制定专属的岗位发展路径,安排专属导师开展技能培养及心理引导,已吸纳新会技师学院多批次的毕业生。科杰集团对江门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尤其青睐,过半数已成长为企业的中层。
江门组织技工院校进入产业园区,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体,建立由企业或院校高技能人才开班受徒的技师工作站,建立汇集共享园区及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工学、培训、评价、就业等信息的平台。
新会技师学院与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设立技师工作站,与凯特精机技术团队、华南农业大学师生一起组成项目开发团队,共同参与技术项目的开发研究。预备技师班学生参与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管理、技术、生产)及技术项目开发工作。学生对装配作业工艺进行精益改善和自动化研究,研发出辅料件自动装配设备、自动装球设备、密封件自动装配设备、品质检测自动化设备等,较大程度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近年来,技校生近100%在第二学年度已经被企业预定,毕业生90%留在本地企业就业,由于在学期间已经经历学徒培训,正式就业首年直接兑现技工三级薪酬,再通过每2年一次的企业自主评价,技工生可以再获得高级技师、技师等证书,薪酬可达公务员水平。
2022年,三所技工院校技工学籍应届毕业生人数4803人。截至6月20日,落实就业去向4723人,就业去向落实率98.33%。在落实就业去向的人员中,应聘原实习企业人数2572人,自主创业8人。
企业通过园区技校+新型学徒培训,改变了以往只重招不重培的思维方式,普遍认同由企业培养的技能人才归属感和稳定性都较强,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不断增补新人后所付出的培养成本及产品报废率。
目前全市共有107家备案企业建立与职业薪酬、岗位聘任相衔接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进一步拓展了技能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有效稳定企业用工。
广东珠三角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台山分公司2021年开展企业自主评价,获得技能岗位的员工离职率为7%,比开展前低6个百分点;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2019年开展企业自主评价,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员工离职率仅0.2%,比没有参加评价的员工低1.2个百分点;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对生产一线工人进行评价,并作为员工上岗准入线,参与评价的员工均签订2-3年培养协议,参评人员流失率稳控在2.4%以下,较参评前降幅达19%。荣信电路板有限公司通过培训提高技能人才素质后,人员流失率低至3%,比同行业普遍的6%低出一半,且留人育人投入成本比人员换新造成的报废成本低。
2022年6月,江门市企业已自主培养领军人才9名、首席技师31名、高级技师1924名、技能大师80名。2022年新产生的“侨都十大工匠”“侨都百优工匠”,来自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和14条产业链的100多家企业,覆盖制造业、文旅、能源、农业等多个领域,涉及近80个职业种类,其中,制造业占比超60%。
通过荣誉加持,树立高技能人才社会责任感。当选“侨都十大工匠”的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柏文、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陈孟锦、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刘新华、阪桥电子材料公司周中涛、海虹电器有限公司梁庆宁、国能台山电厂周黎明,既是企业中的一线生产员工,也是带领团队的研发力量,以及带徒授课的优质师资,形成企业自产人才的原动力。同样是“侨都十大工匠”的伍炳亮、欧阳仑、区柏余,在传统工艺和乡村技艺领域,也培养了过百名乡村工匠。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