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恩城街道启动米仓北晟公司地块竹木市场搬迁及周边一带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
“挖掘机进场,工作人员进场,开始工作!”4月2日,恩城街道米仓北晟公司地块竹木市场搬迁及周边一带低效产业用地综合整治工作正式启动。
恩平市第十四党代会提出,举全市之力抓好增总量、调结构、提速度、优服务“四项工作”。“四项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土地的高效利用。
今年2月24日,恩平市举行低效土地综合整治誓师大会,未来三年大力开展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通过腾挪发展空间和提高土地资源产出效益,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恩城街道作为恩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年全面实施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力争用三年时间整治提升约133.33公顷(2000多亩)低效产业用地。
据了解,米仓北晟公司地块竹木市场及周边一带用地始征收于1991-1995年期间,因2009年恩平工业园项目需要又增征部分土地,总面积约18.25公顷(273.82亩)。其中,北晟公司地块(为恩平市资产办地块)面积6.87公顷(103.12亩)为商住用地。
恩城街道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查摸清该地块各权属单位及土地经营使用状况,并于今年3月9日向各用地占用者或租赁者发出《收地通告》及《限期搬迁通告》,为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产业空间。
4月2日,恩城街道联合多部门进场,依法依规对米仓北晟公司地块进行收储工作。“目前,我们开展了土地平整及围蔽工作,下一步将对该地块开展‘一地一策’服务,高效盘活用地。”恩平市人大常委会恩城街道工委主任冯亮宜说。
据悉,经过前期调查摸底,恩城街道低效产业用地面积约133.33公顷(2000多亩),多位于南郊(米仓村)、北郊(旧平石镇政府)一带。“用地分散、品质不高,没有真正创造出应有价值。”冯亮宜说,随着城市扩容发展,土地低效使用成为恩城街道增总量、调结构的重要瓶颈。
2022年恩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恩平市将主动参与环镇海湾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建设,力争把恩城、东成、横陂、大槐4个镇(街)纳入规划范围,增设产城融合发展区,全力打造江门城市副中心。
当前,蓬江、江海与恩平结对协同发展,三者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再度深化。恩城街道作为恩平市中心,决不能让土地问题成为拖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后腿”。
为激活土地资源,推进低效土地综合整治,恩城街道成立“一把手”挂帅的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恩城街道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年)》(下简称《方案》),实行“一地一企一策”和“分片包干”等机制,以班子促推进,以方案提效率,以机制压责任。
据悉,2022年恩城街道将完成整治提升低效产业用地至少33.33公顷(500亩)。根据《方案》,到2024年,恩城街道将做好“规定动作”,完成恩平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整治提升低效产业用地15宗面积约71.26公顷(1068.9亩),并做好“自选动作”,完成整治提升低效产业用地14宗面积约61.86公顷(928亩);3年盘活低效产业用地约133.33公顷(2000多亩),力争实现新突破。
恩平市对恩城街道的定位是产城融合发展区,但目前恩城街道在工业发展上存在量少质弱、空间受限等短板。
今年3月,恩平市召开“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恩城街道提出,今年将实施精准招商,打造小型专业园区,服务推动“小升规”,年内至少新增3家规上工业企业,做大工业堆头。
因此,全面推进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既是深入推进江门市委“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也是贯彻落实恩平市委“四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进一步挖掘恩城街道工业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正当其时!
筑巢不忘引凤。作为恩平市的“排头兵”,今年开局以来,恩城街道在推进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上取得显著实效,目前已盘活低效产业用地约8.13公顷(122亩),并全部完成招商。
今年头部季度,富达金属制品制造基地项目、恩平盈丰整染有限公司生产线更新项目、恩平市广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LED生产线项目落户恩城街道,累计投资超4亿元。得益于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这股东风,为优质企业提供了充裕的用地指标,实现“地等项目”。
目前,恩城街道正重点围绕北郊工业园、南郊工业园以及省道S367线广联泰至米仓木材市场沿线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进行攻坚。
此外,恩城街道还探索形成协商回收、联合招商、依法流转、增资改造等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方案,对各类低效产业用地摸清家底、分类整治。同时,根据方案,将对闲置关停产业用地、淘汰类产业用地、未充分利用产业用地、开发未达标低效产业用地进行整治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