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江门地产新政出炉中小企业有望成蕞大受益者
近日,《江门市工业厂房开发经营和分割销售管理的指导意见》(下称“新政”)正式印发,明确江门商品厂房项目实行现售制度,可按幢、层、套等固定界限分割销售,引发业界热议。
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商品厂房得到江门众多企业的关注,凸显了工业用地的稀缺属性。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两年来多家大型工业地产运营商纷纷进驻江门,有望成为该市产业发展的新型载体。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土地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工业用地总量仅次于广深佛莞,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同时,该市仍存在工业用地集约化水平不高、资源缺乏整合等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番新政出台,将有利于江门依托自身土地成本优势,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江门工业用地利用率,促进闲置商品厂房切割销售,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提振全市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中小企业或将成新政蕞大受益者
新政出台以后,蕞大的受益者或将是江门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需要的生产场所面积不大,同时用于购置厂房的资金也并不充裕。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政允许商品厂房切割成单栋乃至单层对外销售,这恰恰满足了不少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的实际需求,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产业准入门槛。”中集智库招商运营部总监王志宁认为。
在以往,不少中小企业选择租赁厂房,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模式存在两方面弊端。“首先是租赁对企业来说,虽然短期内资金压力较小,但长期来看是净支出;相反,新政出台后中小企业可以购置小面积的厂房,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既可以享受厂房升值的红利,也免去了租金逐年上涨的压力。”江门市工信局工业园区科负责人分析。
另一方面,以往中小企业租赁厂房后,往往会面临对外融资时缺乏资产抵押的尴尬。广东未来之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杨毅告诉记者,银行一般更愿意把贷款发放给大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后者一般缺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但新政允许厂房切割销售,预计更多中小企业将拥有自己的厂房,上述情况有望好转。另外,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拥有更多固定资产后,风投资金对其估值也会相应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地产运营商在对外销售商品厂房时,其引进的产业项目必须符合江门现有的产业发展方向,并满足所在产业的准入门槛。“我们与工业地产运营商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就明确要求对方对外销售厂房时,在行业类别、亩产税收、投资强度等指标上对购买者设置准入门槛,确保落地项目是具备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鹤山工业城管委会副主任、共和镇镇长丁俊超表示。
工业地产运营商进驻后,当地的厂房价格是否随之上涨,继而加大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对此,江门市工信局工业园区科负责人认为,对于同样面积的商品厂房,运营商的销售价格略高于企业自建成本,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实际上,中小企业前期资金压力较大,每一分钱都要用于刀刃上。如果选择自建厂房,光买地耗费就过千万元。如果直接从工业地产运营商购买厂房,就可以选择分期按揭,减轻资金压力。”
商品厂房切割出售,“松绑”的江门工业有多大能量可释放?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